霜降就是秋之末,冬之始,初霜开始降临,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但是霜降节气并不表示会降霜,霜降后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
霜降节气的传统习俗主要有赏菊、吃柿子、吃鸭子、吃牛肉、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各地还有扫墓、祛凶等习俗,以祈求生活幸福安康。
霜降时节,枫叶尽染。登至高处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阴霾、悲秋的情绪随之隐没,心身感到极大的愉悦和放松。
霜降的天气逐渐变凉,整体会感觉比较燥人,身体感觉不舒服。所以霜降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保暖,同时要更好防止秋燥。在饮食方面最好采用温补的方式,多吃一些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萝卜梨子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寒露是在每年阳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在24节气中是排在第17个的,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这个时候的气温,跟白露节气相比会更低,这个时候的露水会变得更多,每天都带着含义,所以也被叫做“寒露”。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
霜降,万物收藏,但柿树还挂着红色铃铛。“欲问谁家怎不摘,等到风霜甜不溜。”柿子初红,是酸涩的。唯有等到严霜打一打、冻一冻,才有甜蜜的汁水,凛凛白霜,减苦增甘。霜降吃柿子,也有“好柿成霜”的美好寓意。
1、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在高处极目远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达到一种舒缓心情的作用,但也要有所讲究。早晚温度较低,不宜登高,上山时要匀速,速度要慢,下山时不宜过快。
2、霜降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赏菊花,也就成了霜降一节气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档记》上曾有了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花被古人认为是“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结霜的植物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1、西南等地:开始进入少雨期。从11月开始,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既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和,田畴青葱,橙黄橘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干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芙蓉盛开,把官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2、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在10月下旬一11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冷空气在这些地区不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一般的冷空气绘途经之地带去的不是干风就是雨雪,而降温则是每批冷空气都要送上的特产。由于我国自80年代中期进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强冷空气少见。但遇到强冷空气,最低气温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风与雪花共舞,也让人冷得可以。少数情报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灾,北部海区的偏北大风也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