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30天40天之分,其实就是二伏是10天还是20天的问题。二伏是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的第一个庚日的前一天。如果中间有四个庚日就是1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就是20天。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这里首先要了解庚日这个词,庚日用干支来纪日时,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一个庚日为10天。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查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那说明中伏时间为10天,三伏天总共3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说明中伏时间为20天,三伏天总共40天。20__年的夏至到立秋之间,就包含了5个庚日,所以今年三伏天是40天。
按照传统的历书要求“夏至三庚便数伏”,也就是说,夏至节气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庚日”是根据十天干十二地支计算的,每10天一个庚日。
今年(2023年)夏至节气的时间是6月21日,当天是庚戌日,因此,再往后数2个庚日,就是入伏时间了。夏至当天是第一个庚日,往后数10天,第二个庚日是7月1日(庚申日),再往后数10天,第三个庚日是7月11日(庚午日)。因此,2023年7月11日这天就是入伏。
头伏的时间是10天,末伏的时间也是10天,这是固定的,但是中伏的时间有10天和20天之分,这也就导致了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之分。
至于如何区分?需要看立秋的时间,头伏的时间是“夏至三庚便数伏”,末伏的时间是立秋后第1个庚日就是末伏,因此,头伏和末伏都有具体的时间,这就需要查看夏至和立秋之间的“庚日”,如果两者之间包含了4个庚日,那么当年中伏就是10天,如果两者之间包含了5个庚日,那么当年中伏就是20天。
查询今年(2023年)夏至和立秋之间的庚日,一共是5个庚日,因此,可以判断今年的中伏是20天,而整个三伏天也就是40天。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