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学的心得

| 启权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以下是小编收集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语言学的心得【篇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份收获的背后,必是辛勤的耕耘。《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难学的一门,但我们不能谈其色变,因为那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知识遗产。透过她,我们可以去感受先人的爱憎,可以去领悟哲人的思想,还可以去欣赏远古的风光……就让我们的思古幽情去穿越一次时空吧,这何尚不是一件幸事呢。

一、学习《古代汉语》的特点

古代汉语是一种定型化的语言,沿用了两千多年,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历史著作,唐宋古文……这些都在它的范畴之内。毫无疑问,这种语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里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在我看来,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言简意赅。综观我国古代重要典籍,大多由文言写成,而当中许多不朽之作尤其以简约精炼著称,如《诗经》、《史记》。只需作简单的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则比较少;二是古代汉语中多省略。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省略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之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便构成了其严密简洁的风格。

(二)持久不变。以文言为主体书面语的古代汉语在“五四”以前一直被人们世代相传,代代沿用。语言成分基本未变。诸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使用中得到了保存。此外语言三要素中活泼的词汇,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口语的传递过程中,有些词的古义早已消失,而在古代汉语里却依旧使用。尽管后人也模仿,但当中难免会渗入些许其时的口语,从而给语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语法方面还是保留了它的原始面貌。

(三)言文解构。普遍认为,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两者同影响共促进,关系十分密切。文言形成于先秦口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四)久远深奥。时间的久远,导致了口语与这种语言的渐行渐远,从而也益发艰涩难懂。生僻的词语,拗口的句子,加之陌生的典籍制度……这些都多少给学习者带来了难题,给他们在学习中添了不少困难。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古代汉语,打好古文功底,这不仅是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要求,而且,古汉语知识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扎实、深入地掌握它,才能为日后的深造、将来的工作创建良好的条件。文、史、哲诸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这些无一不与历史挂钩,而要了解我国的相关情况,必然要读取古书古文,这些都不言而喻。而即便是自然科学,如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学等,无一不与它有关。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而所有这些都在我国古代的文物、典籍中得到印证。

(二)离开古代汉语,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句话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是感觉深刻的。比较文言和白话,我们都知道,文言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白话总共还不到100年,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因此,我们可以说,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其根源就在于文言。文言是白话的奠基石。上个世纪前期,我国文坛“星光”璀璨,大师辈出,如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闻一多、老舍、巴金等,都堪称楷模,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他们风流儒雅,气质非凡,与其说他们是提倡白话文的文学大师,不如称其为熟谙文言的先贤圣人。可时光骤转,到了该世纪后期中国文坛却“风流尽去”,“黯然失色”,再也没有大师群体涌现,即便是仅有的几为大师,却也是前期出生的,留给我们的,也只有无尽的哀思。积攒了千年的瑰宝,顷刻间就被全盘否定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伟人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论》,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8页)理所当然地,要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就必须学好古代汉语,因为作为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古代资料的能力。因此,我们只有学好古代汉语,才能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认识我们民族的过去,并进一部展望美好的将来。

(四)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加强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的联系,增进思想文化的沟通,为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促进国家做出贡献。这是毋须置疑的。据悉,此前曾有报道称,教育部门和专家正在设想,把一些常用字回归繁体形式,渗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中,这也算是重视古代汉语教学的一种体现吧。

由上述几方面,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需要古代汉语,我们需要学好古代汉语。而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是,我们怎样施行古汉语学习呢?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鉴于《古代汉语》的难学性,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说说我的《古代汉语》的学习经验。

(一)我们都知道,人们做某件事,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为了完成任务,二是对该事情感兴趣。由此,我们不难清楚,前者是被动的,故而态度是消极的,所以对其结果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达到要求;而后者则相反,因为他感兴趣,所以首先表现在态度上的是主动投入、热情参与,理所当然的,对于结果,他们则期待着“更上一层楼”。经过对比,我们毫不讳言:兴趣是好的老师。对于古汉语学习也是如此。因此,学习者一定要多方面的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初接触《古代汉语》,要首过繁体关。当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先标出来,再查《古代汉语词典》。一定要弄懂字的意思,才可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由点到面的学习。

(三)课文中的精读部分,一定要理解;要求背诵的,也要尽力背一背,好是背过。古人不是有诗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

(四)在读课文中,有很多精读的部分,必须要求理解,可因为时间有限,又不能一点一点地慢慢理解,所以我从网络里查了很多资料“速食”。比如从百度上搜“逍遥游”,就会出现很多相关信息。为了节约时间,我只看译文,然后结合译文再看课本上的解释,有与网络上不同的观点,再仔细体味一下,用自己的思想来作自己认为更合理的解释,切忌照本宣科。

(五)语法部分也要认真研读。尤其是对不懂的部分认真研读。不懂装懂永远饭桶。只要下苦心读了,一定会懂。

(六)另外,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古汉语教学也应借这“东风”长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把声音、影象等融入其中,实行电化教学,比如,一部《荆轲刺秦王》,便有助于我们更加形象而生动地接触该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怎样学好古汉语,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早有研究。在这里,我不敢班门弄斧,但是,较之他们而言,我强调兴趣的作用,应该说,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忽视的。我相信,梦想是种在心里的,不管是否有能力实现,不管你的机会是多么的渺茫,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去做的努力。学习没有捷径,我们靠得是实力。要相信天道酬勤,有志者一定会事竟成的。引用乐逍遥文章里的一句话:往往绝望的时候,可能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熬过黎明前黑暗的时候,就能看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

学习语言学的心得【篇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我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我必须学习这种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我们的汉字,写起来是方块字,而读出来,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更是充满了美感。

我们都是中国人,说起普通话应该不难,但是,要想学好,说标准,也确实不容易。就拿拼音“o”来说吧。小学时,我把它读成“ou”,中学时,发现别的同学还把它们读成“uo”,谁都坚持自己的对。到师范学习普通话了,才知道,原来着两种都不对,每一个拼音字母都有很大的学问,还有圆唇、不圆唇,展唇、不展唇之分……

学好普通话很重要,不只是教师,否则,就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别人就可能听不懂你的话。常常有外地人向我问路或者问别的什么问题,可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他写在纸上,我才明白。好在汉字还是一个标准。我们这里,常有南方人来卖小货,跟他们买东西,沟通常常是很困难的,他们连说带比画,我们才能理解大概的意思。真不容易!现在不是流行网上聊天吗?常常嫌打字慢,干脆就语音聊,可是接通以后,却发现有时候语音比打字还慢,原因就是语言不同。我有一个四川的网友,每次跟他语音聊天都觉得挺累,需要顺着他的字音去猜测他的意思。我总是问:“什么?你说什么?”他只好重复再重复。一句话重复几次,可真是没意思!要不就打字,辅助谈话。虽然打字聊天的时候,他很幽默,也很博学,可是一说话,幽默也没了,博学也体现不出来了。时间长了,我就不爱跟他聊天了。这要是重要的工作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有多麻烦啊!你说,这普通话多重要!

我们这个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我感觉主要应该纠正的有:1、平舌音和翘舌音的混淆,方法是记少不记多,平舌音字较少,记住了它们,剩下的就是翘舌音字了。除此以外,还有声韵拼合规律记忆法和汉字声旁类推法。2、分辨o和e。3、声调的55调值和214调值,特别是55调,更要多加练习。

只要我们努力,相信普通话会成为我国各民族人民交流的通用语言。

前些日子遵朋友之嘱,写一篇关于学习普通话体会和方法的短文,苦于抽调在省纪委工作,一直没有时间,拖至昨夜方完成,中学生作文《我学习普通话的体会》。随记如左。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所以作为老师,学习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和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和一些经验。

一、在藐视学习普通话难度的基础上,切实重视普通话的学习。

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而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方面又要十分重视。既不能怕,又不能不以为然。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二、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三、勤向现代汉语老师学习。

现代汉语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老师离自己近,请教也方便。因此,遇到不懂的和难以纠正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常用的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三”在方言里读shan,舌后音,而在普通话里却读san,舌前音。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拉一,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五、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多跟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交往,或在一起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在语言的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延伸学习法。

六、勤听普通话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节目和其他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很标准的普通话。

通过经常性收听收看节目,对学习好普通话有很大帮助。这是拓展学习方法。

学习语言学的心得【篇3】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顺利通过省语言文字的验收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3月14--15日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在一小举办的为期两天的普通话提高培训班,感觉受益匪浅。

第一、培训班上市语言文字办公室张主任为我们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她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她的学识及成长经历更是让我佩服,所以在学习时我学的非常专心,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第二、我感觉要想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第三、要想说好普通话,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多学就是要多学普通话中汉语拼音的基本理论知识;多记就是多用心记拼音字母的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多读就是多出声阅读些带拼音的文章或现代汉语词典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听就是多听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的播音;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把握的声调及时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争取发好难发音的字、词、句。

总之,这次活动的举办开阔了视野,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语言学的心得【篇4】

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母语-古代汉语有比较充分儿准确的了解,也就是说,决不能满足于会熟练的说汉语,而应该是掌握古代汉语内部的规律,了解古代汉语发展的趋势。所以联系古代汉语学习,首先应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进行有关的专业学习是绝对达不到目的的。其次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古代汉语的自觉意识。第三,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好古代汉语对语言学概论等其他语言学课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概论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掌握了一定的语音学知识和方法,对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押韵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彻。又如掌握了修辞手法后,就会真正体会到文艺作品中的妙处。第四,增强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鉴别能力。语言现象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语言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对语言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鉴别其正误。

学习古代汉语,当然应该首先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一点古代文化常识。这些一般教师都是比较重视的,教材也有充分的介绍。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知道一些古汉语修辞常识。不懂修辞,特别是不了解古汉语特殊的修辞方式,古诗文中有些句子就可能读不懂,即使懂得大意,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何况中学教材中还有些注释没有兼顾修辞,甚至在修辞上处理欠妥,造成理解上的歧误或费解。下面就几种修辞手法来谈谈学习古代汉语的认识。

一、比兴。"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二、避讳。《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学习古代汉语有六大环节,有预习、听讲、复习、作业、阅读、应用等。其中前四项是主要环节,后面两个是补充环节。通过预习可以使我们发现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发现妙处。老师的讲课,往往包含着他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的心得体会,其中有不少东西是教材中没有的,对学生来讲,这些也是相当宝贵的。所以听课时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复习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复习是一个整理、归纳、补充、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通过做大量的作业,可以用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因为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效果一定不会太好。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练习达到实践的目的。

学习语言学的心得【篇5】

自从上大学后开始学习汉语以来,这门外语如今我已经学了6年多了。我自己觉得这些年来总算有了这么一点点的成就,今天记念日中学院研究班毕业,在此特意发表我所体会到的学习汉语心得,就算总结一下我这6年多的学习经验吧。

第一,学习汉语没有秘诀。如果你想要学好汉语,那么你就必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学习汉语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是我敢肯定没有一个方法让你一下子提高你的汉语水平。也就是说学习汉语没有捷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你只能靠一天一天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刚开始学的时候你一定是什么话都听不懂,说不出来,这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过经过一翻努力,有一天你会突然感觉到以前觉得非常神秘的汉语现在不那么神秘了。你能够感觉到这种语言的飞跃感,就说明你的汉语水平已经过了第一个难关了。

第二,一定要坚持下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语言这个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你如果不用它,它不仅不会长进而且还会退步。况且如果你长期不用它,你就会彻底忘掉它,忘得干干净净。所以你要是不希望前功尽弃的话千万不能停下来,就算前面的路再难走你也要继续往前走。学到一定的程度后你会感到很难再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也许你已经会把你想说的话用汉语说出来,但是不能像地地道道的中国人那样说得自然,流利。这大概就是第二个难关了。怎样才能过这一关呢?还不是一样,只能继续努力下去。能够继续走这条路的人,会有一天跟第一次见面的中国人聊天的时候,那个中国人没有发现其实你是日本人。

第三,学习汉语没有止境。汉语这门学问博大精深,虽然所谓汉语的普通话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中国本身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中国人所讲的汉语就是这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精髓之一。再说语言是活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化会有一些新的词语和以往不同的表现出现。就算你学了十年八载,也不可能把它全部学完。没有好只有更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以上就是我所体会到的学习汉语心得了。我想这个心得换了别的语言或者要学别的本事也会通的。其实这个心得不是告诉别人而是告诉我自己的。不管是学习汉语还是自己的事业,以后我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11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