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

| 新华

心得是对学习或实践过程的回顾,对自己表现的评价和反思,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思考。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本文为你提供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写作技巧和示例!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1

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心得总结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

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

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提出挑战。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

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

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

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

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

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

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

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2

校本课程是以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个性和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点,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而对教师专业的成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洪上学校近年来关于《白桑撷萃》这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极好途径,我感觉到自己和校本课程一起在不断成长。

刚接触到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全新概念的时候,我感到茫然,神秘。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关理论学习,我仅仅是知道了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调、组织、促进学生学习。课程的相关活动该如何有效展开,我心里没底。

当把《白桑撷萃》拿到手中时,我认为自己是白桑洪上人,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白桑的文化,白桑的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教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经过几个星期的实践,我发觉我错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确是一种新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它没有传统教学活动的沉闷和束缚,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我和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有一种久违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但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以前走上讲台,教师就是权威,充满自信,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但是随着学生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学生对家乡白桑的了解越来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而很多问题我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从来未曾注意过。我急了,我可不能在学生面前“丢脸”。我抓紧每一秒钟去充电。不是埋头查阅资料,就是有意和村中的老年人聊天,以期获得更多的关于白桑的信息。我还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让丈夫或女儿陪着我在白桑的各个大小村落走一走,看一看,访一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里,我获取了关于白桑的大量的知识和典型的实例,我的教学指导水平提高了,我的知识结构也在这不断的积累中得到丰富和优化。

校本课程是开放、多元、整合的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学会了欣赏每一个学生,我学会了对学生的多种角度的评价。我掌握了科研的一般方法,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享受着自己成长的快乐。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3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一、 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两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它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恰当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品德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二、 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三、 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经过多次的以新课程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论坛了,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听课时带着它,上课是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4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庆逢课程改革。因为它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此,我迫切渴望能够对新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实践创新,转变观念。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班(第二期)学习,培训资料主要有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英语口语等模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工作是一张无法突破的网,它需要反思!经过10天的培训学习,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一、专家引领——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必由之路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先人的指引,作教师的尤为如此。如果我们仅仅是凭自我的一腔热情,埋头苦干,势必会走很多弯路。能够说,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直接或间接地理解着专家的引领。在这10天的学习中,我有幸和多位专家应对面交流,开阔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从韩延明院长的报告中,我明白了:一个大学生走上讲台,就像一块填满了水的海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像挤水,如果不长注水,那海绵迟早会干的;我更明白了:谁能把教学搞得生动趣味,谁就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而教师的热情,正像一粒种子,一棵小草,只要充满活力,就必须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从杜秀明教师那里,我明白了幸福的所在——它在成功的体验中,在收获的喜悦里,在和谐的环境中,在满足的感觉里。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满足的感觉,它在一个人的心里!我更明白了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四个字——享受教育!正如窦桂梅教师所说: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我,摆脱工于心计的市井之气,找到属于自我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这样注定教师就走向了大气象。

二、与名师对话——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

名师是我们的镜子。我们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位名师的成长足迹,正如佛所说:“我之所以成为佛,是因为我挨过了千刀万剐!“我们要经常用“名师”这面镜子来照照自我,我们会发现自我的不足,并在这面镜子的帮忙下改正自我的不足。我们教师每一天都好像蹲在一面镜子面前,无时无刻不在理解学生的监督。那么,我们又何惧多一面能够使我们更加优秀的“名师”这面镜子

三、用心、努力——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必备武器

“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就会创造奇迹!”一向是我的一句励志名言。当我遇到挫折时,当我心境烦躁时,当我想放弃时,我就会用它来开导自我。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门槛,只要我们用心去努力,我们就会有收获!

一向羡慕别人在公开课上轻轻点击鼠标所出现的神奇教学画面,我对自我说必须要学会这门手艺。于是我一向在努力,最终能够作出一份自我的像样的ppt课件,并且受到授课教师王蕾教师的表扬。虽然仅仅是一个ppt课件,可是它是我自我努力的结果,它预示着我的提高,我的成功!并且我坚信,经过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够做出我的第一份像样的flash课件!这就是用心+努力的力量!总之,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是幸福的,收获更是丰富的。在此,十分感激我们县教研室李教师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它使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更深入地指导反思自身教学,在反思中促进专业发展,在反思中获得新的见解,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经过学习,我更发现自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还学习了很多新的方法,让自我有了一个提高自我业务水平的机会,从中我也明白了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评价。

我会时刻鞭笞自我不断向前,我有信心也有决心继续在教育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让自我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让自我在英语教学这片天地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5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的校本培训。学校为我们请来了邯郸市文教局的曹局长,曹局长用生动详实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品德要求,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培训时间不长,但内容却很丰富多彩,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让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以下是我个人对本次校本培训的一点所感所想,比较浅见,还望指正!

在今天的校本培训中,曹局长从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从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利用优秀教师的亲身实践给予示范引导,力求使我们在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这是一次全面的培训。

新课程理念下,校本培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反思,我们应当做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想就我自己而言,通过这次校本培训,我将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找准目标,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全面加强自己。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能把“课上到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力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时代的进步是飞速的,教师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才不至于落伍。校本培训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接受比较前卫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与发展。让我们学习努力而富有智慧的创造性工作,好读书读好书,用丰富的知识影响每一位学生,争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6

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是新时期为人教师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学年,学校从师德教育、教师的素养、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师的素质、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这个学年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首先,经过本学年的校本培训,我了解到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以及校本培训建设在于学校的重要性。

教育的实现依靠的是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其次,要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以前我对教师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只要讲奉献。通过这学年的校本培训后,我对这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新课程中蕴涵着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是远大的;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点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也是一种趋势。这样一来,教师博学更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更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这是教师应有的胸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通过这学年的教师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好教师就是要以热爱事业为核心,把热爱学生视为灵魂,在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7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8

10月11日,李主任给我们全体教师做了关于“管理与思考的形式”讲座。听后备受启发。回想这么多年的班级管理,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无止境的学习再学习。这十几年的班级管理,让我渐渐总结出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捷径,那也就是管理的艺术。“小事情”更能映射出班级管理的境界,我们要学会从一件件小事当中来辨析班级的管理。

小事情一:班级卫生

班级卫生管理,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件大事。说它小,是因为它永远也成不了中心工作,永远也成不了重点工作。说它大,是因为它能“以小见大”,是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地面的洁净度看,多数班级是很洁净的,有几个班级甚至净到能照出人影,但,也有班级地面散落着很多沙子、纸屑,有几个班级的卫生角堆放着些许杂物。从整齐度看,多数班级能将拖把、扫帚、畚箕摆放整齐,也有班级未将卫生工具摆放当成一件需要考虑的事项,卫生工具摆放东倒西歪。

其实,卫生到哪里都是一个脸面的问题,这不仅能折射出整个班级的素养,同时能反映出这个班的班主任管理的偏面性。让我们想得再深一些,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的东西。如果一个教室的卫生环境很差,纸屑成堆,桌椅乱歪,那么即使这位老师经常能在学生面前主动捡纸,也依然养成不好学生爱整洁的素养。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一个人人把天天参与打扫、整理当作习惯的集体,更容易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素养和习惯。我便是朝着这样的境界而努力!

小事情二:晨读纪律

晨读一直是个令人关注的事情,新学期一个月了,仍有的班级晨读纪律“乱”,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早晨到校的人陆陆续续,到了教室有找作业的、有交作业的,有收作业的,有朗读的各种行为和声音掺在一起甚是“壮观”,怎能不一个“乱”字了得。而我所带的班级这一点几乎不用担心,就连本级部的老师们也夸我们班级学生真是懂事,老师不在教室也能安静地坐在位上参与晨读,即便交作业也是静悄悄的。(嘿嘿,但是班级的声音不够干脆和响亮,这点还需强化训练)我的秘诀就是,告诉他们:早晨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各种作业一次性拿出来交齐,为了节省找作业的时间,建议头天晚上就把要交的作业放在包里最上面,这样便极大地消除了“乱”“杂”的局面。

小事情三:午间教室

午间休息这个时间段最是让班主任操心的时候,一部分要在教室改作业,另一部分作业改完了则没事的到处溜达,时不时和这个同学聊几句,又和那个同学推推搡搡,导致教室更是吵杂一片。面对此情此景,我想出一个好的举措,学期初,就规定学生要管住自己,午间教室是改作业和读书的场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教室随意走动,或者大声说话,如果作业改完不想看书的可以到楼下和好朋友聊天谈心,尽量保持教室安静、有秩序。一个月下来,午间教室有秩有序,这也能让我安心在办公室做好自己的事情了。

班级卫生管理确实是一件小事,甚至小到无足挂齿的地步。但,如果我们丝毫不予以重视,不发挥其小的教育作用,任其发展到那时,就不是“挂齿”能解决问题的,即使你“头焦额烂”也未必于事有补。早间的晨读,若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久之便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声誉,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下降。午间休息,这个时空段,让学生养成自觉、自控、自律的习惯定会受益终生。

古语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如今的师者,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其实,我们的班级管理,真的全是这些小事情。只有小事情管好了,才能保证不出现大的纰漏。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9

一如往昔,渐进九月的校园美丽依旧。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漠然的向我走来,一些熟悉的面孔离开了,一些陌生的脸庞又充斥了进来。“改革”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边、自己的周围,像旋风一样把我吹来吹去,真的迷失了方向。幸好,倪校长给我们所有人进行讲解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方向。听了这次为期两天的校本培训,深有感触。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埋藏在记忆深处再一次被唤醒,三种课堂的教学状态、教师的五项修炼、教师的幸福指数及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感慨倪校长知识的渊博的同时,也对精湛的知识理解和抑扬顿挫的发言深深震撼。《好教育,好人生》的校本培训给了我深深地触动。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对学生要微笑,有爱心,真正的关心到每个学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最幸福的事。

(二)“交流的总效果。

”教师课堂的表现是很好的“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

(三)幸福与教育的关系。

幸福是一种能力:认识幸福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的核心,应当是把教育当做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幸福的教,幸福的学”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获得成功和幸福。感悟幸福,理解幸福,珍惜幸福,从而使学生的人生充满幸福,成就一个幸福个人。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源泉。助人为乐,成人之美,教人有幸,育人是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就学生,幸福自己,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永远就象一首歌里唱得那样:“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

(四)课程改革,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两天的学习,颇受洗礼。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们切实的指导和鼓励。一切工作都需要实践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跋涉,且走且学习,争取做优秀的教师。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反思总结篇10

转眼间本学期已到尾声,回顾在本学期校本培训期间,不断琢磨先进的教育理论如何运用到实践的课堂中去,经常与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收益颇丰、获取匪浅。下面是在校本培训学习中我的几点心得:

一、校本培训的思想认识

首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层次

在校领导的统一布署下继续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与提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再解读,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困惑与经验进行了交流。

三、校本培训的主要收获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在校本培训期间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本人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接受校本培训后,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存在许多不足。同时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

四、校本培训后努力方向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教学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个勤学习、勤实践、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1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