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不仅可以记录学习经历和成果,还可以梳理知识体系,反思学习过程,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表达能力等。这里分享一些童年的秘密一千字心得体会下载,供大家写童年的秘密一千字心得体会参考。
选读《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是因为其作者是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她对当代世界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实践意义上讲,她对幼儿之谜的解答为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举出了许多生动而具体的例子。认真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使她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除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此,蒙台梭利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观点。这使我联想到“教学相长”的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主体性、主观能动性。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等,与此同时,教师获得了教学经验,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在教师的任务这一章中,作者强调教师仅有教育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该理解儿童,使自己内心做好准备。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先研究自己的缺点和坏脾性,而不要只注意儿童的坏脾性和如何纠正儿童错误的行为。在角色定位中,教师具有示范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自主意识尚未完善,此时教师对他们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注意,并引起儿童的模仿行为。如果教师将发怒的坏脾性带到课堂,那么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更会对儿童心理带来阴影,甚至导致儿童的模仿,形成易怒的性格特点。因此,教师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那就是说,教师必须检查自己、反思自己,必须消除其心里用外壳包住的傲慢和发怒,变得谦逊和慈爱,成为拥有美德的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发挥自身的积极示范作用。
在这本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蒙台梭利谈到的教学方法。她强调教育方法的三个重要特征分别是:对环境的强调,对教师作用的关注和讨论,对儿童人格的尊重。这三条特征在以“儿童之家”闻名的教育机构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蒙台梭利通过在“儿童之家”中长期的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细微具体的例子。这些例子多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但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些现象出现的本质原因,而蒙台梭利却注意到了,并通过观察深入分析儿童的心里特征和行为特点。例如,教师在回收教具时,儿童总会站起来围住教师,即使要求儿童回到自己的座位,儿童也总是又回到教师身边来。这种情况反复发生多次后,蒙台梭利发现这是因为儿童想把自己的各种感官材料放回原处。于是她就让他们自由地去这样做。因此,把一些东西放整齐,就成为对儿童颇有吸引力的事情了。那么,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实践,启示我们在未来从事教学工作时,要学会观察儿童,并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辅之以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本书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蒙台梭利讲到的关于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下,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总结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知道快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所以,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教育,势必会造成烦躁与抵触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会有什么学习热情,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对幼儿进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长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家长,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对我的思想触动极大。以前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学生,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之间产生冲突。实际上,我们了解他们爱的方式吗?我们了解孩子真的需要什么吗?这就使我们要完全抛弃自己的想法。用最客观的心去观察孩子,看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使幼儿更好的随着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壮大,生命更加充满活力。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把孩子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里面的所有东西都要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作为教师要想把课上好,首先就要把课设计好,要吸引孩子的目光,是孩子想要知道的、感兴趣的!
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它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即我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好再做,多去看、去观察,少去说、去批评!孩子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教师。
最后是要给儿童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能被材料所吸引,促使其分析和运动,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精力集中。儿童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这样儿童就向正常化迈进。即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及喜欢学习。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的知识与内容,虽然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育中未必实用,但却提高了我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在今后的实践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读了《童年得秘密》得几个章节,我首先感觉到得是儿童教育远远比高等教育以及精英教育要复杂得多,教育者得责任也重得多。
婴幼儿教育所探索得信息点更隐秘,也更加易变。如果说婴幼儿在思维成熟前会有一个相对独立得期间,而这个期间又不是想我们很多成人所认为得那样是白纸一张,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他(她)得心理信息应该只有通过成人得解析和表述才能为外界所承认。许多教育学者和儿童心理专家往往通过大量得心理测试和案例对比来分析和表述婴幼儿得心理历程,进而形成科学理论,成为教学方法,应用到所有得早教、幼教和义务教育中,儿童得可塑性也配合了教育理论得印证。于是,现代教育得成品在许多学者、教育家和社会工作者所组成得生产线上完成了生产再造过程,正式推向市场。
蒙台梭利博士得教学方法被很多人列为典范,很多教育学者都将蒙氏教学认为是一个划时代得产物,是教育和人权趋于成熟得标志。蒙氏得教育理论在我看来,它得独到之处是将婴幼儿得心理发展演变成了开放性得学科。它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儿童心理发展下较为生硬得定义和规定权威得概念,也不再像先前得心理学研究者一样对所有儿童得行为进行病理学一样得研究。总之,蒙氏得贡献首先是教育了教育者本身更加谦虚,就像序言所说:“我们必须摆脱成年人得那种所谓无所不知得心理角色,披上蒙台梭利所说得‘谦逊得外衣’。”这是《童年得秘密》给我得最为深刻得印象之一。
蒙台梭利博士得教学思想,让我们对婴幼儿教育开始小心翼翼起来,既不敢肆无忌惮得放任生命像野草一样疯长,又不敢擅自划分成长得界限,因为当你面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得造访者时,蒙台梭利博士会在你每每想做出一个胆大妄为得行动时,及时得在你耳边叮嘱:“这是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与你我得没什么不同,想象下他(她)对你所做得会有何感想?”这时,我相信,即使你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或是皮亚杰,手心都会冒汗了。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蒙台梭利得教育方式和理论无论是多么经典和具有指导意义,其研究方法依然没有超出根据大量案例得统筹归纳。范例是蒙氏教学得主要依据。所以,对婴幼儿教育者来讲,我个人认为蒙氏得教学方法应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并以此为平台,探索出自己得社会,自己得人群,甚至是自己得社区得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毕竟,一个在哥特式教堂穹顶下敬畏上帝得少年和一个远在东方泥土里耕田得孩子,对自由得概念得理解还是存在差别得。
作为这个世界得真正主宰者得一员,面对生命,我也须低下头,谦逊得审问自己:我真得正确吗?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现代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通过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陌生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可以相信,所有的父母和教师能从本书的许多具体事例和理论阐述中得到启迪。更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在书中所列举的许多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都可以看到。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童年的秘密》中还提到:新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发现和解放儿童。试想今天,我们在方案教学活动发展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在创造的幼儿教育中发展孩子的多元职能,在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努力为孩子创造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态式教育环境……所作的一切不正是源自于发现儿童的渴望,我们亩哦孜孜不倦追求的不正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解放于同年真义吗?
时至今日,儿童发展对每个成人来说仍存在巨大的可变性和极大的神秘感,去探索“童年的秘密”仍将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执著一生的目标。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每一个人的真正的进步都来自于发现和利用以前尚未发现的东西“。是啊!我向每个童年秘密的发现、教育方法的实事、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将成为我今后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动力。
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而轻视游戏的作用,把游戏仅视为闲暇时的一种快乐的消遣;过分强调教具的价值,而贬低玩具的价值;具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方法的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利用、改造和创新。
以前没当幼儿园教师之前,认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担任幼儿教师,但自从接触之后才知道,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照顾孩子的能力,而且要具备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我自从当了幼儿教师之后,不断地向同事学习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且园里也给予我们理论上的学习。这次我阅读了《童年的秘密》,说实话,刚开始打开看主要是写关于幼儿一些行为及其心理理论,我心想这似乎跟我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但看着看着,我渐渐感觉到这书中讲的很多知识其实是我们作为老师必须了解的,而且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文中的第二章说道,弗洛伊德用压抑这个词来描述成人教育儿童的方式,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当一个儿童受到成人压抑时,他就不能独立坚强的发展和成长。成人包括父母,老人及孩子周围的人,甚至我们幼儿老师。成人总是认为是过来人,自己给孩子做的决定是为孩子好,避免孩子走一些弯路,浪费孩子的时间和我们大人的金钱,其实他们的想法是有一定错误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对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有个相处四年的同学,学习一直是班级第一名,老师布置的任务从来不拖,刚布置就要做完。同学们认为她很要强,追求进步,很有自信。但是,只有她自己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才知道,她内心的无目标感和不自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实际只是为了做旁人眼中的好学生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因为从小父母就是这样教导她,什么事情都是父母给她安排好的。父母的评价于是就成了她对自己的评价,长大以后,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就成了她对自己的评价,反而失去了自己对自己的真正感觉。她在遇到一些生活事情时缺乏主见,不知怎样去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和陌生人说话时也会脸红......这就是在成人的压抑下所造就的性格和成长道路。而我了解的其他同学却截然相反,不仅处事经验丰富而且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通过我看这本书结合我身边朋友的经历,让我受益到:成人或者我们老师如果给予孩子不恰当的帮助或以不科学的教养观去教导孩子,过分地给予些什么、看到孩子发生错误急着想干预些什么,还不如做一个观察者,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自然地展现和成长,还儿童一个天然的生活。
《童年的秘密》给我启发当然不止只有这些,我相信通过更深层次的阅读我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也会给朋友及家人介绍读阅,让成人有个更好的方式来教育祖国的花朵。
第一次听说蒙台梭利是在刚入起跑线的时候,只知道她是致力于婴幼儿早教方面的学者,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三年以来,耳濡目染,对亲子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从来没有系统的去了解一下蒙台梭利博士的理论,今天有幸读到了《童年的秘密》一书,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具体怎样去做,或者说我们现在做的够不够,怎样完善自己的工作内容,我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相信每个孩子从刚出生就是优秀的种苗”,但这株小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除了它自身先天的营养以外,还依赖于灌溉和施肥。我们是它的雕琢者,感觉到责任的重大。
生命始于那个微小的细胞,却蕴藏着惊人的潜力,蒙台梭利博士毕生都在解读生命,帮助生命,为生命的成长留下宝贵的财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不断地分化和成熟,直至胎儿的成熟,在这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过程中,遗传基因是内力因素,而外界的干预是外力因素,正方向的外力因素可以达到我们预想不到的微妙的效果,由此产生胎教的科学。
0—3岁构建整个人生的基础,却还是没有被大部分人重视,或者说已经重视却不知道怎样去操作,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上有着迷茫的判断,蒙台梭利博士帮我们揭开了儿童的秘密,给我们一个正确的指引:正所谓儿童的自由、儿童的吸引力和儿童的敏感期。
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适应环境的开始,从安逸、温暖的海洋中进入一个已经被改造过的陌生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和考验,在孩子身上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和适应能力,他们有着自己的发展趋向和成长秘密,有着一种神秘的发现世界、研究世界的好奇心,却在某个时候、某个阶段这种能力没有被很好的促进,以至于可能影响整个的以后。
引导儿童培养自己的兴趣,给他一个最适宜于他的空间,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孩子能力的历练不是一蹙而就的,需要的是反复和耐心,需要成人的关爱,唯有爱才是成年人接近儿童、理解儿童的.能量。我们应该怀着最无私的爱心去照顾儿童,尊重儿童的一切心理表现,但并不代表着纵容。
儿童的可塑性是惊人的,儿童的潜力是无与伦比的,萌芽阶段的重要性的发挥靠的是孩子的灵性,还有成年人的悟性。一位好的教育者能让孩子在各大领域都能充分地发挥出他的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成功。
未来的栋梁始于教育者的思想,但愿我们能成为蒙台梭利思想的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