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可以记录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的内容、方法、思路、问题、收获等,有助于更好地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这里给大家分享元旦节活动主题感想,方便大家写元旦节活动主题感想时参考。
20__年12月31日,我和孩子爸爸是第一次一起参加女儿幼儿园组织的元旦联欢会,感受到的快乐与开心是任何事情也无法比拟的。
为参加这次幼儿园组织的元旦活动,我还向单位专门请了半天假,爸爸下夜班回来后都没顾上休息,下午三点我们早早到了幼儿园门口,等到三点半才开大门让我们进园,看到园里的走廊,活动室的每个空间及角落里,不光透着新年的喜庆,还有孩子们参与设计的作品,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的发展。活动室设置的各个区域,让孩子们日常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发现的乐趣,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联欢会在热闹声中拉开了序幕,首先由李老师和马老师携全班小朋友向家长们致新年贺词,然后轮到孩子们的表演节目,首先是李老师和孩子们表演的开场舞《开门红》,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跳着,舞动着,真的很高兴,后来老师根据孩子们平常生活学习中的特点,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一个走秀表演,让孩子们在玩儿中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每一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特点,有学小白兔的,有学大老虎的,还有走时装步的,在回答小朋友所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时都积极踊跃的回答,在表演中看到孩子们张张可爱的小脸,稚嫩纯真的表演,使我们这些大人都是忍俊不禁。接着是孩子们跟着音乐背诵英文歌曲,女孩子们表演的`舞蹈《彩虹的微笑》,男孩子们表演的《爱我就亲亲我》,还有妮妮和她的妈妈及小朋友们一同表演的话剧《看外婆》等等,看完孩子们有声有形的精彩表演后,不禁感慨万千,被每个孩子身上呈现出来的那种生机勃勃所感动,被妮妮带病坚持表演完所有的节目所感动,同时我也真切感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用心良苦。最后老师又安排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了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遗憾的是我没有报名和女儿参加这样的活动,结束后孩子还有些不高兴,我答应她等到明年不论什么原因一定和孩子参加,来享受这天伦之乐,孩子这才高兴起来。
经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使我们也感受到了幼儿园先进教育观念的浇灌,老师细心的培育,以及孩子自身的发展,体会到了孩子长大了许多,还是那张可爱的小脸,但上面分明写着:自信,爱心,勇敢,好学,健康,就像一本书,让人着迷,令人感动惊喜。我感觉到女儿长大了,懂事了,这些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这个过程充满着艰辛的付出,但更多的是愉悦的收获。
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每天早上迎接孩子的是老师灿烂的笑容,下午放学送孩子时却是老师可亲而略带疲惫的笑容。孩子回家总对我说她喜欢幼儿园,更喜欢她的老师,甚至在生病休假的日子里,孩子仍惦记着她的老师,惦记着幼儿园,惦记着小伙伴儿。前些天我告诉她再过段时间幼儿园又要放假了,但孩子噘着小嘴儿不高兴地回答我她不想放假,因为放假后自己在家像一条孤孤单单的小鱼,没有老师和小朋友们和她玩耍。。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都勾画出了老师辛勤工作的每一天。我不禁感慨:幼儿园真是孩子们另外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啊!
元旦就快到了,20__年也即将开始。
回顾20__,最近的拔河比赛,我们班在这次拔河比赛上虽然没有得第一名。但也非常令人骄傲,自豪。因为我们参加了比赛。最近又开始了长跑运动,长跑也是一与同学们强身健体和娱悦身心的事情。而且学校内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使空气清新,无污染。地面上非常的干净,各个班级的同学们各司其职,把校园打扫的干干净净,维护了校园的卫生。楼道内只有轻声慢步,嬉戏打闹的减少了,使我们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绩不是会更好?
学校食堂里的饭干净卫生,做到让我们学生细嚼慢咽,保证营养吸收好,吃的饱真是校园如此之美,引无数学生都喜欢啊!
虽然元旦快到了,可是这是我们九年级的学生在中学内度过的最后一个元旦了,不无可惜啊!但让我们抛开所有的烦恼。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个中学的最后一个元旦吧!如果在中学内的最后一个元旦都不快乐的话,那不是遗憾更多?所以让我们尽情欢笑吧!
展望20__,冬季长跑等对自己有益的活动更加积极,踊跃,再创佳绩!我希望我的成绩可以更加好。我也希望学校内种植更多的绿色植物,让空气更加的清新,万事皆上一层楼!
回顾20__,张望20__,让我们欢度元旦,共度这个美丽的时刻!
我随着爸爸、妈妈,还有舅舅、舅妈来到了南通今世缘演艺广场,开始了我们的元旦夜狂欢。
我们有说有笑地走进广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桌子和椅子,还有围着桌子而坐的观众,耳边是震耳欲聋的音乐声,我的双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抖了起来。
我们选了一间包厢,舒舒服服地坐了下来,舅妈帮我点了两份爆米花,一大盘水果,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还有许多其他好吃的零食。
离表演时间还远着呢,会做生意的工作人员便搬来了早已准备好的抽奖牌,我看见许多孩子都上去抽奖,心里也痒痒的,舅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递给我20元钱,我满怀希望地走到舞台上,要了一个29,可惜只是一个鼓励奖,但总比没有好!
很快表演开始了,节目还真丰富,小品、杂技、反串艺术、歌舞……看着他们搞笑的表演,我笑得在沙发上直打滚。最好玩的要数那个反串艺术了,一个女演员穿得花枝招展的,在舞台跳舞,还唱了好几首女生的歌,可是最后主持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男人扮演的,我们都惊呆了,紧接着我笑得在那不停地拍床打椅。
表演结束了,走出广场时,我觉得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了,因为力气都笑没了。今天,真是一个狂欢之夜!
中国传统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时期的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冬季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季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为了迎接20__年元旦的到来,感受节日的气氛,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活动氛围,我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愉悦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1、各班开展了以“庆元旦”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从一张张漂亮的手抄报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更展示了同学们的知识与才华。
2、各班还开展了以“庆元旦、展风采”为主题的元旦联欢会。这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我校还组织了“庆元旦书法比赛”。本次书法比赛主要培养学生们练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对练习书法有了浓厚的兴趣,原来好动的同学经过练习书法后,就显得比较沉稳、细心,注意力更加集中,同学们练习书法后,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审美意识,而且成绩明显提升。
此次“庆元旦、展风采”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12月31日早上,我们在x幼儿园观看了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会。
温馨的教室,精彩的节目不时引起大家的共鸣,掌声、笑声连成一片,台上台下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联欢会节目精彩纷呈,形式多样,有唱歌、跳舞、快板、古筝、诗朗诵、英语童话剧等。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就在这幸福的时光中不知不觉结束了,让人意犹未尽,感触颇深。
我有幸作为家长代表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也正是通过这一次活动真正了解了幕后老师们的辛苦工作和精心策划,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次所表演的节目都是老师们自编,自排,自导的,为了更好地展示幼儿园的风采,老师们每天晚上都加班加点,有时忙得连晚饭也只是用一个烧饼来充饥。从孩子的口中我得知老师们的工作做得细致入微,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样道具,甚至孩子们的每一个表情老师都精心设计了。
可以这么说,这次活动的成功要深深感谢这群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说真的,我也是一名老师,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量大,对工作没有激情。可是看到周老师在忙碌了一天后,仍满怀热情地给我们家长教舞蹈,尤其是当我们笨手笨脚地跳完整个舞蹈后,她像一个孩子般欢呼雀跃起来,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是什么动力可以让她如此充满激情,而又不知疲倦地辛勤工作呢?我想这与她的优秀的个人品质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
当我在后台准备时,目睹了其它班级和其它园区的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永红是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和谐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不分彼此,共同进退,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相信这与永红幼儿园的优秀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领导们的从严治园和爱心护园的工作态度,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种凝聚力。
最早的元旦由来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伴随着一排排烟花的先后升空,我们正式与20--年告别,以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崭新的20--年,时间的脚步促使我们前行,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而本场元旦晚会的举办,也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心潮澎湃。
举办元旦晚会是我们学校历年来的传统,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学校也早早地将校园布置了起来,虽然此时的风依然像刀子刮在脸上,但是这似乎也抵挡不住大家此时火热的内心。本次的元旦晚会是在操场上搭建的舞台,不得不说这种“露天式的舞台”也是别有一番的壮观,我们在陆续进场后,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背景屏上的巨大海报,不得不说今年的设计真的是非常的用心,不止舞台变得宽敞了,音响还多出了几个,虽然晚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我已经能够提前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了,此时也越发变得期待了。
晚会正式开始后我们迅速点亮手中的荧光棒,将其举过头顶时不时地跟随着节奏挥舞着,如果此时从无人机的角度看,一定是非常的壮观。节目的安排层次分明,每一个节目也都有着其独特的含义,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时间的长廊》这个作品,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只是以舞姿和背景屏放映的动画相互配和完成,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这个作品,我相信在场的大部人都会被深深地感动,历史的变迁,时光的流淌,我们在这场无声的进程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孩童到长大成人,一路的成长让我们人生变得丰富起来。就像是在已经逝去的20--年中,我们有满满的收获,但也会存有些许的遗憾,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人生是一场单行的轨道,精彩的人生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如今已经站在了新年的领地,这就意味着在前方有更值得的事物要去追求。
在本次晚会接近尾声时,大屏幕上展现了我们所有班级的合照,在那一刻我突然泪目了,生活的美好就是在于记录,而学校就将我们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认真地保留了下来。最后,随着一首《天下相亲与相爱》歌曲的奏响,一排排炫丽的烟花成功到达上空,烟花绽放的一瞬间似乎在诉说着:再见,20--,你好,20--!
“20--年号”列车已经发出,带着新一年的愿望与梦想,重新出发,愿在这崭新的一年之中,我能够与更好的自己见面,争取在明年元旦之时送自己一份珍贵的礼物。
每一次的舞蹈比赛或演出,我总是有很多心得体会。因为我总是要在演出的时候不停地提醒学生:脚要崩好,腿要伸直,前桥起得快一点?等等,总是担心孩子的动作收不紧,不到位。其实,细想,这跟平时的基训关系密切。或许就是因为平时训练的宽容,所以才会引来赛前的罗嗦症。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培养少儿的形体美,同时也是舞蹈艺术表现的基础。但由于内容枯燥,且又苦又累,比如压腿、下腰等,对天性活泼、忍耐性教差的孩子们来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往往打退堂鼓的比较多。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老师一定要适应少儿的身心特点,灵活组织,科学施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在基本功训练中,按照常规教学方法,老师往往指挥学生跟着节拍,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这样的训练方式对成人来说勉强可以,但在小朋友看来,却是枯燥至极。小孩子喜欢舞蹈,纯粹基于他们爱玩爱动的天性,觉得学舞蹈是件快乐的事。因此,在训练中我就多选择一些她们喜爱的音乐,多编排一些富有情趣的组合,让他们乐在其中,乐此不彼。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个性上都显得有些争强好胜。针对这一特点,我适当的利用竞争比较的方式激励他们。一是在师生之间形成比较关系。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小孩子“这个动作你能比老师做得更优美吗?”“这个动作我做不好,你们可以吗”“你的动作太漂亮了,再加把劲就能超过老师了”通过这样的交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向困难挑战。二是在同学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有的小朋友在刚拉横叉时怕疼,总爱哭。于是我给他们编成两人一组,合作“摇小船”(即两人面对面、手拉手前俯后仰),在此基础上又让她们“学做好朋友”(从手拉手转为相互靠近拥抱),两个人互相鼓劲,互不示弱,也都咬牙坚持下来了。通过竞争比较,很多学生克服了怕疼的心理,改掉了往日的娇气,变得大胆勇敢,同学间的合作更为默契,进步也大了。
但舞蹈毕竟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单靠每周三次的兴趣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学生还需在课外时间多多练习。目前我是每星期每学生有俩次的课外活动时间训练,但这样的训练远远不够,如能在下学期增加到每星期每人有四次以上的训练时间,那这样的效果会明显很多,到演出排练的时候就不需要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下学期能实现我下学期舞蹈队的训练目标吧!
今天早晨,我被一束刺眼的阳光惊醒,起床一看,明媚的阳光照射这着我的床单。啊,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我来到大卧室,发现里面不见一个人影,哦!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想给他们一个惊喜——大扫除!
我来到阳台,抄起打扫卫生的家伙——拖把!我把拖把搞湿,拿到客厅,从小角落开始。“这个地方还真脏呀,都是灰尘。”我不由地骂了一句。是的,小角落里的灰尘都是塞在死角里,很不好拖。我有点恼火,但还是沉不住气,抓起一叠餐巾纸,冲向各个角落,那些灰尘似乎有点怕我,便纷纷钻进了我的餐巾纸中。客厅,ok!
接下来是大卧室,这个房间最难搞的是床底下!我双拳紧握,拿起拖把,弯下腰,蹲起来,把拖把使劲往里伸,可伸到一半就卡住了,我干脆趴在地上,脚伸得直直的,还拿着手电筒往里照。我眼睛眯着,使劲捣鼓了一会儿,从床底下拖出一只脱鞋来,呀,这不正是我前几天神秘失踪的脱鞋吗!我高兴极了。
接下是书房。书房的难点是电脑下面那些乱七八糟的线。其实那地方我在3分钟内全部完成,小菜一碟。这时,我冷笑着抓起一把餐巾纸,刚准备开始进攻时,转念一想,要是把这些插头搞乱了,那我的屁股就保不住了。我要细心地擦呀!于是,我开始一点一点地擦,把每一颗小灰尘都不放过……书房,ok!
其他房间我都清理得很干净!
这个元旦真快乐!不但让我找回了那只拖鞋,还让我懂得了劳动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