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秀珠学校听了李胜利老师的几节课,我感受很深。对高效阅读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开课伊始,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眼脑机能训练,接下来的训练课也让我耳目一新。这是我从教以来,从未听过、也未见过的一种教学模式,李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学期,我们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高效阅读训练的尝试。在学校领导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由于对高效阅读了解有限,并不知道如何开展。只是客观上认为就应该是像李老师的那节快速记忆课那样进行。然后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最初,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我查找原因,发现班上大多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很差。于是,我开始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每天利用眼脑机能训练的.课件,对学生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真的提高了。接下来,我带着孩子们开始进行快速记忆训练,我把连锁记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方法去记忆词语,虽然最初大多数孩子只能十个词语记住五六个甚至更少,但是我每节课都让他们和上节课进行对比,进步的我就不断地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孩子们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兴趣,现在学生记忆词语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
学校还给我们统一购买了阅读训练材料。可是训练几次后,我发现这些材料相对于我们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一些更通俗易懂的材料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之后,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此,我利用了语文书中的课文。每次新课前,我都计时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合上书提出一些问题。最初,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有个别孩子能够回答出来,慢慢的孩子们知道了每次读书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知道提炼出书中有用的内容去记忆。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轻松下来,而且孩子们理解课文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在高效阅读的道路上,我们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前方的路还有很长,前方的路会更坎坷、更曲折、更艰辛。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通读了《高效课堂》一书后,的确有一种与武汉名师面对面的感觉。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里,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三、要有真挚的情感
如果说前面的两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硬件的话,那么这一条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软件保障。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这里所说“真挚情感”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说,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特别是语文教师当你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孙中山、罗斯福这些伟人时,你的脸上一定充满“敬仰”之情;涉及到袁世凯卖国复辟时,你的脸上表现出的一定是“愤怒”; 涉及到中国落后挨打时,你的脸上流露出的一定是“痛心”, 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你的脸上一定有按纳不住的“喜悦、兴奋与自豪”。有了你这些真情的传递,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平庸?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所说的“真挚情感”第二层意思是,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当今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关系?古人又说:身正方能为范。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练习,及时复习巩固,那么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认真批发学生的作业、试卷,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样才能示范,这才叫平等。而友好的愉快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来说,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种本能喜欢之情,关心他们比较多,沟通较容易,这种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我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如何与那些成绩不佳的学生搞好关系?首先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心细去帮助他,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假如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就会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帮助他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而当他违反纪律时,你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与他反目为仇,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四、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尽量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要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总之,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当今的教学需要高效,而高效课堂就是要达到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的完成教与学的过程。然而,高效课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只要备好课就可以了,讲好可以了。而现在必须从学生的自主和积极意识出发,不仅要学会而且要高效讲究方法。暑期通过学习《打造高效课堂》一书,我有以下的体会:
打造高效的课堂不单要用心去对待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吃课本。这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要靠教师钻研教材,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的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和对整一册书结构的整合。要对结构做良好的整合就必须建立好知识树,因为他是知识结构的一种形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个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知识树是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凭借。个年级的教师相互之间不了解教材,降低了课堂效率。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只要肯下功夫读课本并吃透课本,做到心中有课本,目标在心中,自然会在课堂上收到得心应手的高效效果。
要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打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有一种独特的教学境界,可以不带课本,没有书面教案,这种境界对教师本身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是抽象的,没有一个学生是天生的后进生,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持之以恒,就能在最大可能上使他们取得进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对待和了解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商;了解他们的情商;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家庭......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同学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辅导。必要可以作家访。从学生入手,而不是单单的从知识入手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深入“271高效课堂”第一节,听课的同时,我的想法颇多。首先打消了来时的迷茫、疑虑,明确提醒自己,端正学习态度,学习他们的优点。而不像过去对某一教学行为大家喋喋不休,好坏难下定论。我的原则:学习他们已被肯定的地方,争议之处结合本校特点再做思考。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1. 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为“271高效课堂”的成功奠定基础。
(1)喊了多少年的“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口号是落实的时候了。悉心领会“271高效特色课堂”基本理念和要求,端正思想认识。明确“271高效特色课堂”既是过程又是目标,其核心是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坚决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老师应由前台转向后台,大多数的工作要课前完成,把课堂时间主要留给学生。
(2)还要带动学生转变观念。不等不怠,在预习案的指领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摸索。把老师视为点拨者,而不是带领者。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 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所以导学案的编制要高度负责,下大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的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好ABC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具体要求,实现分层达标。能够体现师本化,落实生本化。
3. 切实搞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扬团队战斗精神。
(1)改变集体备课的现状,真正提升质量。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集体备课材料,要对自己负责、年级组的老师负责,年级学生负责。必须能年级统一使用,扛死责任,实现资源共享。
(2)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拿出指导性意见,其他教师作补充发言,广采博纳,汲取众人的长处和智慧,研究出一个高效、实用、可行的课堂设计。
4. 精心准备个人教学设计
(1)教师要设计好课前预习目标,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及达成什么目标。要设计好对学习小组长和学习小组的培训方法和培训目标,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2)老师在自己的活页备课上认真对班级内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立体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及检查评价。要有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紧凑而高效的时间安排。要大胆创新展示方式,彰显生命力,但一定要保证展示高效。
(3)要有预设问题的准备及设计,尤其是时间的预设,保证既解决了新生成的问题,又使课堂紧凑高效。
(4)教师除了精心备教材背后所承载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组织课堂实施过程,实行立体化教学,让每个学生时时有事做。
5. 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是“271特色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导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预习过程中,要求小组长做好调控,组织同学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个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
6. 课前培训学习小组及小组长
(1)教师要在课前培训组长,让其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2)小组长组织组员搞好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安排同学展示,发挥小组长的领头羊的作用。
7. 用好学习目标,引导课堂方向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三维学习目标。上课要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向学生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注意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
8.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现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在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对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次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
9.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展示和点评是“271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
(1)老师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严禁老师点名,老师可提前帮助做好战士和点评的准备。
(3)学生尽量书面展示,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另外,我觉得也似情况,可以让学生口头展示。
(4)保证脱稿展示和点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展示逐渐培养要有深度和价值,展示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是正确过程,也可以是错误教训,可以是总结沉淀的方法规律,也可以是对题目的扩展提升。
(5)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个同学敢于展示,敢于点评,不怕说错。
(6)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一个肯定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
(7)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及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8)及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合适、声音是否洪亮、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
(9)课堂要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入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梳理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10)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10. 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1)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当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2)组织学习班长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的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学习个人和最佳学习小组。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发下新的导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组学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明确完成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11. 加强对年轻教师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1)集体备课不走形式,讲求实效。主备人要先说课,然后组长进行补充,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老教师再进行补充。最后年轻教师提出疑问,组长和老教师进行答疑。
(2)学案定稿出来后,年轻教师要提前演练,提出修改意见,找出疑难点,在集备时提出疑问。
(3)统一课件。课件上要有明确学习目标,要有问题讨论、展示点评、知识点总结等几个重要环节,每个教师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完善发挥。
(4)在平时,要对年轻教师多关心,不断跟他们多交流教学和管理学生的经验心得,帮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让他们成为271高效课堂的主力军。
“271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的天堂。坚持以导学案的编写、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创新为核心,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六种能力:认知探究能力、知识构建能力、与生活实际联系能力、合作共赢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瞬时记忆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由学会、会学到乐学。
当然,学习了“271高效课堂”模式,并不是叫我们去生搬套用。还是应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出适合我们孩子的可行性实施方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的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总之, “271高效课堂”模式正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欢迎和接受,成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舞台,可以说是这次培训的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要与传统课堂区分开:
一 、不布置预习
教学一般都有“预习”环节。预习,从本质上讲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层面看,却存在着以下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缺乏实效的预习使学生养成了浪费时间、缺乏责任意识等不良学习品质;三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新奇感,课堂学习缺少兴趣与动力。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尝试取消“预习”,将“预习”移至课堂,让学生在上课之始,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探究、实践、自主学习。这时,学生的学习既是教师指导下的统一行动,又是独立自主的学习,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的真问题,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发现真问题,从而在让学生“先学”,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高度信任,相信学生能学、会学,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自觉性就会提高,从而更加刻苦,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二、不课始复习
传统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始复习,其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课堂同时也要考虑效率的问题,要尽量在既定时间内合理地完成教学目标。事实上,一般而言,每一节课末都有复习环节,是新授课的最后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对新授课内容的提升与发展,再辅以适当的课后作业,足以使学生掌握与巩固知识。
于是,我们尝试取消课始复习,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达成新的学习目标。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又能为本节课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为全面达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提供保证。
三、不课始解题
许多语文教师,一上课就从题目,尤其是高考考题入手,讲题目的结构,讲题目的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讲题目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只是教师自己的解读,并不是学生的解读,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尝试在课堂上采用直接导入法上课,将解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解题。不解题,即不介绍文章内容,不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题目含义,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导入的时间变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就变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地看书、思考,就不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认识,这是学生学习的权利。不解题,并不是说教师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是在学生确实需要讲解时才讲,即所讲内容是教师非讲不可时才讲。这种讲解,讲什么、怎样讲、何时讲,都要有所选择,因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因内容而定,决不可由教师随心所欲地讲。
四、不轻意范读
传统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范读,以给学生影响,给学生熏陶。教师的范读确实有上述作用,但反过来想想,教师的范读多了,学生自主品读的实践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读书权还给学生。“读书从学生读书开始”,而不是从教师读书开始。学生出现错误,教师才引导学生去正确解读文本。教师的范读要像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另外,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通过轮读、比读、表演读等方式,在读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如错误的生字词、句读、情感表达,由学生间相互讨论解决,最终把字音弄清,把句读弄明,使感情到位。教师不范读课文,实际上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地相互解决问题,是把读书权真正还给学生。
五、不允许查阅
有些课堂教师一抛出问题,学生就开始忙起来,忙什么?忙着查阅资料。如学习文言文,学生似乎在比谁翻资料翻得快、翻得多。而教师则认为这是在扩大学习资源,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搜寻、检索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教师这样的做法与理解是错误的。课堂上这样的翻阅,其实不是学习,不是研究,是移字,是“抄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表及里地理解知识、形成能力。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很多学生做了,并且做对了,但学生真正懂了吗?尽管所答全对,但这是资料上的,不是学生自己的解读,以资料解答岂能代替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再者,放手让学生翻查资料,就不能准确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六、不轻意开讲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其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以培养。但在现实中,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成了讲演者、表演者、卖弄者。只要学生一有问题,就迫不及待地讲、说、写、演,以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我们认为,知识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教师在课上不要轻易讲解,而是要还权给学生。不讲解,是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的期待,学生就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但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完全不讲解,而要看时机、看火候,在什么时候讲解、讲什么,决定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在学生需要讲解时讲,在学生无法理解时讲,在学生学习达到“愤”、“悱”时讲。讲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讲。这种讲解,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思考问题,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在“导”字上做文章,导出方法、导出规律、导出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把握实质、形成能力、熏陶思想。一句话,教师要做到“无事不出场”,“非出场时才出场”。
七、不布置课后机械作业
现在,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问题。为什么厌学?因为课后有大量的机械作业,学生非常不感兴趣。由于课堂效率低下,只好“课内损失课外补”。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设立基本目标,不拔高,不降低。这样,课堂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为课后解放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们认为,课后不应在知识的识记上纠缠,而应着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让学生读书、观察、实践、活动;课后时间应是学生的,一定要把课后的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使课后时间更有效的运用,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学生毕竟是学生,自制力、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限,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投身到有益的事情中去,提升认识,提高水平,让学生想做、能做、做好,在做中求乐、求趣。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从而实现乐学、爱学、好学,充满兴趣、高效地学。
从以上分析可见,教学策略的实质应是: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读书权、选择权、活动权、思考权、实践权,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在8月25日到27日之间进行了暑期校本培训,此次培训主要是学习山东省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的理念及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此次校本培训让我收益匪浅,下面结合对培训的学习和理解谈一下“271”模式的重点。
一、调动学生全面参与。
说实话,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参与意识不高,如何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我费了好大的劲。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逐渐有了一些眉目。小组学习学生成了主体,这时老师如何组织、引导、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学生学习时,老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这样老师就能在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如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就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能够顺利参与到学习中。
在巡视中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或示范表述,或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还要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认真补充、修改学案,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随时极好笔记,这样学生在展示时有底气,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二、培训好小组长,让其发挥领导作用。
“271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质疑问难,这种情况下老师什么事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是不可能的,这样,小组成员的管理与监督就落到了小组长身上。如何培训好小组长,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定时的召开小组长会议,交代小组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各个组长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的事情组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同时交代组长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不但要认真完成我交给的任务,同时要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带动每位组员,促使本组每个组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小组长主持小组内的活动,组织大家交流、讨论、记笔记。当然这样课堂看起来可能显得有点乱,但这正是锻炼学生自主管理必经的一个过程,学生由乱到静,再到静中有乱,静中求学生的创意,乱中求学生的互动,和谐发展,实践证明,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每个同学的导学案都由组长首先检查,再交给科代表。这样层层把关,好的同学会得到及时的表扬鼓励,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也会得到适当的提示和警告,随时改正。否则,我就会打出A、B、C、D等级来评价小组,这样,同学们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作业成为班级中不合格的作业被我批阅,所以完成作业的时候,同学们尽量书写工整,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适时鼓励,帮助小组长监督管理小组的C级成员,每次学习任务的完成,哪个小组的C级成员首先完成,对前5名甚至前10名,我都给他加分,或者得星,这不仅激励了C级成员,还激发了小组的凝聚力,其他同学必须帮助他们,才能赢得集体荣誉。这样,那些成绩稍差一些的同学,以自己为小组得了分而自豪,时间久了,学习热情也就有了。
三、编制好导学案,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的放矢。
现在实行导学案,我们在杨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反复研究,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一课时一个导学案,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留有疑难问题征集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梯度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使特优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 有挑战性,优秀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待优生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时间的划分也有层次性,比如自主学习20分钟,这个时间是根据全班80%的同学定的,我就鼓励优秀生迅速完成目标的基础上,挤出5--8分钟超前学习,或者回扣巩固。这是自己赚的时间,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利用这赚得的时间,干别人不能干的事情,仿佛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小组讨论也是这样,哪个小组讨论得快,哪个小组就能挤出时间巩固学习。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课堂容量。
分组讨论时,让学生交流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各小组推选一个代 表归纳讨论结果、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案。这期间巡回指导,掌握各组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提交全班集中解决。这时老师要抓住问题要害,适当补充点拨。
四、老师的责任心。
“271 高效课堂”的实施最终离不开老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打造“271 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一切准备,这其中可能有挫折、有打击,可能付出很多,临时得不到好效果。但是只要有付出,凭着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使我们的“271 高效课堂”越来越好,走向极致。
乔老爷的到来,把如火如荼的双案教学摇身一变,成了当下特火的“271高效课堂”,实施了一个多月的今天,我感到高效课堂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种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细细想来,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带动下的教学细节,给了我些许启示,下面我简单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271”的含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271”教学模式应该有以下几个含义:
(一)是时间的划分。“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0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25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反馈检查。
(二)小组成员的组成。每小组学生的组成是20%的“优秀”学生,70%的中档学生,只有10%左右的学生属于后进生。
(三)是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
(四)是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二、“271”的实施重点抓好了以下几点细节:
(1)教师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①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然后分层设疑并解答。
②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③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④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发放纸质小星星的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养成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好习惯。
(3)编好用好导学案:
① 导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② 导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周末编制好学案并报教研组审核,然后付印,周一全面使用。某些篇目不需要学案就当《天下通》为学案,课堂按照“271”的标准有效使用。
③ 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④每个导学案做到适时检查纠错。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高效课堂“271”模式的这种学习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我要学”向“要我学”的转变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认识上来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就不难培养,在发展学生智商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情商值,对于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才刚刚起步,不少教学步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顺应学校改革的潮流,大胆实践,大胆探索,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快乐的、高效的掌握知识和全方位发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说明。)
最后总结: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转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转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转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那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的体会是: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我们班有六个学习小组,每节课透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质疑,纪律,其它等环节评出每节课的优胜组,评出这节课表现优秀的个人奖。这样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2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能够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中,我就是让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入手,并课件出示了生活中一些设施和物体中的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并提出质疑:为什么这些地方要用到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在猜测说的过程中兴趣高涨,从而到达了理想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渴望。
二、要树立起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化的设计中,将教学目标列为首位,认真地加以研究。数学课以往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兴趣与动力来认真组织、实施。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务必根据教学形势的实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学,同样能够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能够提高,体此刻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构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潜力比较差,容易构成双差生,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张弘毅同学平时不太安份,但字写得好,我及时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并在之后的学习更加用心。有好几个学生如祝文俊同学基础较差,理解潜力较弱,我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只要你肯学。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此刻他上数学课也能用心回答问题了,成绩也提高了。经过近一年来的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主角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事实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潜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用心性。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对于差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式。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钻研教材,教法,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构成自己独特的高效课堂特色。
7月17日—19日参加完公司组织的团队拓展训练后,我感受颇多。整个过程把妙趣横生的游戏同工作、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信心和勇气,而且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在这里,每个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鼓励,在一开始设计自己团队的队名、队歌、口号,就预示了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我们的团队中,为什么工作中总是浪费时间?为什么事情办起来总是不顺利?为什么?在一个个项目中,在教练的点拨下,我们找到了答案:一、优秀的团队首先应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愿景,以及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在整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的不同,所以导致每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事都不同。那么,作为领导者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团队中的每个人,让其思想能够统一起来呢?作为领导者,应该正确的引导团队中每个人的思想和团队意识。二、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轻重不同,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的团队才会做到最好!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每个岗位的人都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好成绩。三、团队中的沟通特别重要。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无隔阂、和睦共处、亲密无间的真诚与舒畅。四、信任,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信任朋友和同事,其实是给自己机会,因为协作和团结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古人尚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五、纪律的约束:在信任后倒时,每一个背摔的人都要将手反扣绑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下面的人不受到伤害。这使人联想到纪律的约束:约束了自己,保护的是大多数人和团队的利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园,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只能是一盘散沙。六、倾听并理解:倾听并理解是团队工作的核心。不管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个人的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自己都没信心怎么能把事情做好?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当然自信固好,过于自信就等于自我。在一个团队中,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一般的队员,当问题出现之后,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不持成见,重点理解他人,接受他人的观点和价值。不论对方是谁,放低自己的姿态,认真的去倾听,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
一次拓展训练,给人的启迪是如此之多。当完成活动后,大家坐在一起,联系我们现实中的工作、生活进行讨论:第一,团队目标应明确,所有的人都应知道该干什么。第二,团队中所有人应保持一个积极上进的心态,如果今天我们的活动中,大家不是士气高昂,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活动能完美地完成吗?第三,纪律与执行力,如果大家不能牢牢抱成团,坚决执行上层的决策,逞个人英雄主义,各自为政,结果只会一团糟。第四,沟通是一座桥梁,联结人的心智,有完美的沟通,就一定会有完美的结果。还有一点就是我个人认为,我们还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能否做得更好。
拓展只是一种训练,是体验下的感悟。最重要的是我们战胜了心魔,更由内心的极大恐惧到无所畏惧,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从拓展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真正把在拓展中得到的启示运用到生活的困难当中,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过程。我相信,多一点坚持,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沟通,就会多一次成功!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共创弘元的未来,期待我们弘元的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