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 佳洁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

擅长描写心理的作家总是使我很敬佩,要么是聪明,洞悉人的心思,要么是自己本身心思细腻,内心戏很多。

关于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尔卡季奇不后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没能很好的瞒过妻子。人在做错事以后,被揭发的那一瞬间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吧,毕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后果,在乎的程度不够而已

一个极力想要装出眼里坚决,却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个想要装出温顺可怜,却依然容光焕发。

“装”就已经把两人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活动很显然的描绘了出来,这场景,其实不少见,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虽然阿尔卡季奇努力想要做个关怀备至的父亲和丈夫,但他怎么也记不住他是有妻室儿女的人,他有独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这种方式过活。

阿尔卡季奇为什么这么讨人们的喜欢呢,因为颜值高呀,书上说了,即使没有愉快的谈话内容,看见他人们就觉着高兴

基蒂是个太过显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岁月沁涤而充满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却在表面的浮华下又多了追逐危险的心思。安娜历经世事的美丽与哀愁对弗隆斯基有种近乎离经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会里的场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动,几场戏,如果此处拍成电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诚的,怀着满腔赤诚,愿意放下一切与安娜奔走红尘

关于赞美作家

托尔斯泰对列文亲自参与割草的描写实在是厉害,那一段看完,让我油然而生起一种归隐田间的愉悦感。按时节劳作,任汗水挥发,在他的的笔下,一切都实在是惬意!

没有认真去了解过这个人,但看书到现在,也许列文是最大限度对自己的投射吧,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感情,和对农民的赞颂。这种赞美又和谢尔盖因为新鲜感和对城市的厌倦而产生的赞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和农民,和土地是天然一体的。

作家大概都是逻辑很强的人吧,书中多次出现颇具冲突性的辩论,设计政治,哲学,伦理等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写出对立双方的缜密推理,不得不让人倾叹。

关于阿列克谢,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谢说过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由他去打;有人夺你的上衣,连衬衣也给他”。

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阿列克谢的内心世界,我不予置评,只能说成体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谢虚伪么?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并严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则,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说过“阿列克谢真是个好人啊,他自己还不知道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呢”。

披上追寻自由的外衣就会高尚一些吗?我不认为安娜优于阿列克谢。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孔儒思想被视为正统,且经久不衰,被社会普遍默认为是对的?大概是有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吧。但又是谁给社会进步定下的笼统定义呢?思想原本是不趋同的,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诡辩论的坑里。

阿列克谢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为以后,他对多莉说过:“我倒宁愿还有怀疑的余地。我怀疑的时候,固然很苦,但却比现在好。我怀疑的时候,我还有希望;但是现在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可还是怀疑一切。我是这样怀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儿子,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儿子。”这是他第一次把内心的煎熬告知于人。纵然他是自私的,却也实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耻看到后来也说得通了,阿列克谢明朗的,平静的态度感动了他,使他自己愈发渺小了,他感觉到一种更高的,像是有他这种人生观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耻,屈辱,有罪,而且被剥夺了涤净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坚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为伟大的自由爱情,而当他的这份感情由于阿列克谢的原因,使他明白太过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时候,就像一直以来信念的崩塌,这份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后选择卧轨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见面时有人被火车轧死相呼应。她带着对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惩罚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车轮轨道上。最后一瞬间,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惊讶于自己的行为,想要站起来,却来不及了。

所有的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全都熄灭了。

这一处,使我想起魂断蓝桥里费雯丽在滑铁卢大桥上绝义无反顾的脸,车水马龙中带着同样绝望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影视形象

作为一本经典小说,自然是有很多个版本的影视剧,苏菲玛索和费雯丽都演过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说了,她不太符合我对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实费雯丽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里眉目如画肤如凝脂的的美人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2)

准确的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了,前几天又看了12版的电影,突然间多了点感想,就说说吧。

名著不好读。不在于它的故事不好看、情节不吸引人,而在于它沾了“名著”两个字,瞬间就让读者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觉得要抛开故事与情节,读出点诸如历史啊意义啊批判了旧制度啊等不同的东西来,要是读不出来,就是没读好——重来一遍。于是很少人“真正”喜欢读名著(打引号的目的是强调,排除那些装装样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容易吸引人。但是别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故事出发,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最后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当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仅仅在于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读很多遍才能体会作者的目的的。对于真正爱着名著的人不消说,他自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对于只想读一读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读一遍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几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翻一翻,又有什么新感想了也说不准呢。

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故事来说,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为什么还要出轨呢?尽管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出轨,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宁未必爱安娜,安娜也一定不爱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没准比现在的相亲还不靠谱(尽管我一直觉得相亲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但大家都说不靠谱,那就暂时“不靠谱”一下),就只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维系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宁实在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不一定爱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一直都在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而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不论这是真爱还是披着真爱外衣的诱惑,她变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宁相比,自持与自制明显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宁!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喜欢卡列宁这个角色,我一度觉得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定会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连带着讨厌起安娜来。我们要追求真爱,这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悲苦,是应该找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度过艰难的一生,至少添点温暖不是?可是真爱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幸福安稳过一生的?找个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么爱你,也能遵守教条礼法不出轨,用最大力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还是高级国家公务员,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来还挺帅的,至少比渥伦斯基成熟稳重)。这样便宜的事情哪里找去?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做的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孩子,给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谁能反驳这不是爱呢?更何况爱是持久的,跟一见钟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种责任与习惯。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3)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出名的出轨女人的不朽艺术形象——安娜。为什么对于婚外恋的安娜,人们并不讨厌,反而同情她呢?为什么她追求爱情幸福,却最终落得卧轨自杀?作为女人,我们应该怎样去追求爱情?有人说所有文字的最后都是对人生的思考,我赞同这句话。那么,掩卷后,我思考了些什么呢?

爱情是稀缺品,真正的爱情值得被尊重

安娜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善良、聪慧,还拥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她美得那么有气场,你可以努力着不去看她,就好像她是耀眼太阳会刺眼睛。但是,就像太阳,你不需要去看都能感到她的存在。

而她的丈夫卡列宁呢,一个完全没有生活情趣,用安娜的话他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沽名钓誉,飞黄腾达,这就是他灵魂里全部的‘货色’,‘他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

安娜厌恶卡列宁,看他那两只硕大的耳朵怎么也不顺眼,听他扳手指指关节发出的咯咯响声就觉得恶心。他们之间只是搭伙过日子,没有真正的交流。

而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一个身体强壮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他浑身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味道。

当安娜和渥伦斯基第一次见面,就被他俘虏了。爱情的第一眼就是千里眼。

好比贾宝玉第一次看到林黛玉时说得那样: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好比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好比张爱玲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好比王小波的“和你在一起就只知道有你了”。

爱是眩目的强光,不论是由灵魂还是情欲点燃,它照亮一切,令人温暖且目盲。

于是,安娜冲破世俗的藩篱,抛下一切与抛弃事业、抛弃欢场的渥伦斯基在一起了。在国外,他们体验到了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

人们喜欢安娜,很大程度是喜欢她的真性情,喜欢她对爱情的真挚态度。她不像当时社会中很多妇女一样:一方面和丈夫过着虚伪的生活,一方面偷偷地和情人进行着地下情。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他也只要求安娜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家庭蒙羞,其他的她想干啥就干啥。但她活得坦诚,不愿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她只要爱情。用两个字形容她:不作。

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安娜的真诚更显可贵。毕竟大多数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真假难辨的感情纠纷中,带着面具生活,纷纷迷失了自己。

婚外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在认识渥伦斯基之前,安娜虽不是过得幸福快乐,但至少也平静、安宁地陪伴着8岁的儿子。在认识渥伦斯基之后,一切全变了。

一方面安娜背负了巨大的精神枷锁。她毕竟是一个传统女性,并不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背弃丈夫,抛弃心爱的儿子,与她身边的环境,与她所受的教育都格格不入,她自己的心理关都过不了。

当安娜跟随沃伦斯基生活以后,尤其是在她生孩子难产感觉自己快要死去的时候,她最先想到的是对不起丈夫,请求他的宽恕。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安娜的内心还是有道德观念的。

另一方面女性天生的母性成为安娜的死穴。一旦把情人和孩子放在同一天平上对抗,一个女人只有被撕裂的份了。

纵观安娜的生活之谜,父母早逝,寄养姑母家,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婚后她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而后她把生活目标从儿子转向情人。

从小安全感的缺失,个人价值感的虚无,她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注定会走得很累。在渥伦斯基对她的热情稍有所减退后,安娜变得嫉妒、猜测、盲目、极端、神经质。

最后,安娜因对儿子的思念、对家庭的愧疚、对情人的失望抑郁自杀,留给这世界一段咒骂,“你们都是骗子!”

罗素有一段关于婚姻的论述:要是已经生有儿女,婚姻的安定在我看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确实,幸福这事,不去追求内心所爱不行,不去履行契约和责任同样不行。爱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而是一种理性意义上的积极的生命舒展。

为什么会有人背叛婚姻?本质上还是婚姻本身出现了问题。一个人生病了要治,一台车子坏了要修,婚姻也一样,也许缝缝补补就正常了,别动不动就说换。理性对待,积极寻找改善婚姻关系的办法,或许才是婚姻原本该有的样子。

也许白头偕老不是婚姻的标配,但婚外恋也并非一定可取。巜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段经典的文字描写了男人得到情人后的心理变化:他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的凋谢的花,他很难看出她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她的美把它摘下来,而因此也把它毁了的。他觉得他那时的爱情要强烈的多,但只要他狠下一条心,还是可以把这种感情从心里压下去。现在呢,他觉得她对他并不那么爱了,但他知道他同她的关系却是再也割不断了。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如果生活只剩下爱情这根最后的稻草,那她迟早会崩溃的。我们也常常看到生活中许多婚外恋女人的各种纠结、痛苦,如果说当初是激动,是生命力,只要不能修成正果,那后期大部分就是对身体的摧残、对生命的消耗。

爱情不是必需品,幸福生活的最终主导者是自己

心理学家说:恋爱就是一个人与父母关系的重演,要么是重温童年的美好,要么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诚然,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重要的情感体验,它帮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轮,让我们变得柔软和敏感,体会到种种不可言说的情绪,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恐惧,让我们变得卑微和臣服。但是爱情情景剧最大的难度在于要找到一个能够和你演对手戏的人,这个人或许在眼前,或许在天边。或许得之我幸,但不得也要不了我的命。

生活的小裤衩,贴身不贴身,只有你自己说了算。一位离婚的朋友曾说:要是有一个不太合适的男人,拉低了我原本生活的质量,让我成天的生活在痛苦之中,这样的男人,我宁肯不要。

对于现在许多独立的女性,爱情不再是必需品。可以自己买房买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能绣花抡大锤,即便没有心爱的“别人”,自己的生活都将好好继续。于她们,不婚不需要太多的勇气,离婚也只是一种选择,期待爱情,但不强求。

一切随缘就好。

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内心的状态。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

正如加缪在《局外人》里说的那样: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是种不幸。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4)

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一篇读后感,因为这才不枉读一部著作。当然,我必须声明:兹部世界名著是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他是俄国的作家。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我会先读《战争与和平》,再读《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可能就是《复活》。因为这是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与世界观念成长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变化的历史进程。只因兹著是较廉价的(180阅饼),于是在代金券支付73阅饼的基础上,通过支付宝支付了1.07元。

全著大概说的是婚外情的悲剧吧,一个漠然的社会。红颜祸水。并不是所有吸引你的女人都能给你带来快乐。如果我还有什么可说的的话,那就是著中主人公的名字。我阅读伊始,就注意到了一个类似人名形式的一串字符——“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我说,书名不是“安娜·卡列尼娜”吗?怎么会有“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

再看一个译本也是如此,我于是不得不认为她是个打酱油的。但是越到后面越是像把作者狠狠地揪出来,无情地拷问一番,再歇斯底里地臭骂一顿。后来,当参看第三部译本时,才知“安娜·卡列尼娜”的全名是“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尼娜”。是在人物表上知晓的。这才释然。

但纵观全书,先是“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后来是“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又反为“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没有全名就算了,当你译错,没想到还错来错去。无语!(特别声明:间隔号与原文同;“芙”与“夫”也与原文同。)

我学到了什么?最明显的就是,一个人说的话(在书面上),被引号括住的,可以为若干段落。发现作者惯用“平心静气”,就像三毛惯用比喻句“就像一个世纪那么长”一般。一个段落很长,所以要时刻注意指称框架中的首要主语,记住他,直到另一个语篇中另一主语框架的出现。这样有助于明晰是谁说的,避免小句的蒙蔽,而使自己感到混乱。一个篇章,若干段落中,会有一段小段落是观点语篇,需要以作者的口吻来读,因为那可能就是作者的心声。比如兹著人物的一些话语可以看作是俄国文坛状元列夫·托尔斯泰的话。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来使之充实的话,我选择阅读。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5)

非常认真地拜读完托翁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感受和书评相差非常的远。

书评内容如下: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沃伦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另一人物莱温这里就不赘述了。

安娜特别懂得利用自身优势去诱惑男人,而且她很讨厌上流社会的虚伪,这些本来都是她的优点,可我却无法喜欢上她,更加无法去可怜她,在托翁咏长拖沓的结尾,我甚至非常期待看到她是怎么死的。

首先,安娜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无论他的丈夫如何(我向来反对夫妻的匹配说法),总之安娜的背叛就是一种错误,既然你不对,就没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丈夫应该怎么对你真正的宽容和友好,殊不知时下很多夫妻离婚是都是尽可能大地伤害另一方,所以卡列宁没有同意和安娜离婚,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

其次,安娜毫不犹豫地选择和沃伦斯基到国外去,完全把儿子给扔下了,等到和情人从国外回来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想念儿子,这种爱是自私的。一个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置儿女不理的妈妈我不认为是什么好妈妈;

第三,在和沃伦斯基的相处中,安娜对于爱情有超强的控制欲,或许由于她缺乏安全感,对情人有强烈的不信任,也非常的神经质,成天怀疑情人对自己不忠,对情人的行踪必须了如指掌,有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经常有意识地把自己打扮地特别的妖娆并以此感到心理安慰似的认为,这样做情人就会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身边,一个由于自己美貌而爱上自己的人,这种爱情本身就毫无可靠性而言,她却在无限地加大这种不可靠性,真是又可怜又可恨;

第四,那个几乎要了她生命而生出来的女儿,安娜居然不爱她,不是一个好母亲的行为;

第五,为了让情人后悔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自负而专横、也愚昧。

如果把安娜的悲剧归结于社会制度我倒是非常认可的,因为安娜如果生活在当代,大可通过正常的程序去离婚,她就不会没有任何的名分,也就不会发生由此而来的任何悲剧。除此之外,我不认为她的丈夫和情人有多么的丑陋和自私。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悟性不够高,这么多人看过的书,别人认可的道理为什么我一点都看不到,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观点有问题,但是这么长的小说我可是非常仔细地阅读的,没有走马观花,所以不可能是看不懂,我想是我太另类了吧。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6)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长篇小说,作为小说,它在文体上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其流畅性、内在逻辑缜密性和自然的双线索交织等方面都是令人无可挑剔的。除此之外,令我着迷的还有它体现出的作者创作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交汇。

正如开头“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所说,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是基于婚姻爱情关系展开的,主要涉及四对婚姻或爱情模式: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沃隆斯基,列文与吉蒂,奥布朗斯基公爵夫妇。安娜涉及了前两个不幸的模式,与她相对的是列文的幸福模式,我认为安娜是作者为自己设想的另一种生命选择方式,是一种假想的人生道路;而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较贴近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现实与理想交汇之后,宗教色彩浓厚的托翁在写作的时候很可能会想“可能的选择有无数种,上帝安排了最好的”,于是他极力要写出这个现实的一定是最好、最幸福,而那些带有可能性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光明,但会遭遇不幸和陷阱。

在写安娜时,多次通过旁人观察突出地提到安娜身上带着深藏的激情和摄人的活力,这也正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力量。在安娜心中的爱情火花被沃隆斯基点燃的时候,作者持矛盾而偏于赞同的态度,安娜在观看赛马时流露出对沃隆斯基过分关注后,勇敢地向丈夫摊牌,她想的是“唉呀,多么光明啊!这是可怕的,但我爱看他的脸,我爱奇妙的幸福……我的丈夫!啊!是的……哦,谢谢上帝!同他一切都完了。”在犹豫中追求爱情的幸福终于压倒了道德上的内疚。安娜是托尔斯泰设想的自己,替他完成了抛弃家庭出走的假想行为。他为了抑制自己对这种假想的向往,便渲染了这种假想生活所面对的阻力——把爱情的困境,社会舆论压力,还有自己对于抛弃家庭孩子的心理谴责都详细地呈现出来。

列文是现实作者的影子,有着探索农村改革的激情与思考上帝与人关系的深邃性,他敏感易怒、天真又自卑,不过我们看到他的家庭表面很美满,他和吉蒂虽历经坎坷但终成眷属,虽然被安娜深深吸引但并未出轨,这比安娜所追逐的爱情更符合作者对于现实的要求。《安》成功地塑造出安娜与列文的突出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在现实与假想的交汇中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7)

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弥补了一个大遗憾。说是重读,实际上是新读。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上中学期间,是初中还是高中已经想不起来了。那个年龄、那个年代读这本书,至多了解个故事梗概,留下的唯一印象是安娜非常可怜,卡列宁非常令人讨厌,其余的统统忘光了(也可能当时就没有理解)。

有朋友对我说,很期待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写出的读后感。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面对伟大的托尔斯泰,我写不出读后感。但是读完厚厚的、80多万字的(上下两部)《安娜》后,还是想写点什么。

读《安娜》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人物命运吸引住了。托尔斯泰写人物写到了人的灵魂深处。他似乎完全没有用什么写作技巧,就是忠实地记录了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忠实地表达了这些人物的内心独白。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人物就是这样生活的,内心里就是这样想的,甚至这些人物的下一步会有做什么样的事、会说什么样的话,都可以估摸个大概。然而,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生活都不同的,因此,下一刻、下一步、明天、后天……在这些人物身上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又是难以预料的。越是难以预料,你就越想知道,于是,一页又一页地读下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许多个夜晚就是在读《安娜》中度过的。

读《安娜》的时候,托尔斯泰是不存在的;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托尔斯泰就出现了。这有点像看时装模特表演:模特在T台上不停地走动、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展示结束后,模特不见了,服装设计师出来了,同大家见面。“原来这些漂亮的时装都是他设计的啊!”,对,就是这样的感觉。

《安娜》给我的感受是什么?说不清楚。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娣、奥勃朗斯基、陶丽、柯兹尼雪夫……,这些人物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关系,我为什么会被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伟大作家写出的伟大作品,深刻地写出了人性。就《安娜》来说,我感觉,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就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光明的追求上,体现在对俄罗斯民族的忧患上,体现在对复杂的人性的探究上,而且这些探究是那样地真实、生动、准确,那样地符合逻辑。

安娜的美丽、高贵、高雅、生动、生机勃勃,与卡列宁的刻板、冷静、理智、毫无情趣、没有感情温度、一心只想着向上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面上看起来安娜生活优裕、风光无限,实际上安娜是生活在令她窒息的家庭氛围中。窒息的人总想透透气,于是,当她遇到端正俊美、英姿勃发、体格强壮、雅致洒脱并且是单身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时,顿生好感。伏伦斯基在见到安娜的那一瞬间,即刻就被安娜的风度、气质、魅力迷住了——绝不仅仅是美貌。托尔斯泰是这样描写的:

伏伦斯基跟着列车员登上车厢,在入口处站住了,给一位下车的太太让路。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他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转向走近来的人群,仿佛在找寻什么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种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伏伦斯基就爱上了安娜,美貌、风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伏伦斯基在那“一眼”中读懂了安娜。伏伦斯基反悔了和单纯可爱的吉娣订婚的约定,开始疯狂追求安娜。“窒息”中的安娜抗拒不了这来势凶猛的爱情,她接受了伏伦斯基的爱情。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安娜再也不肯回到令她窒息的环境里。于是,她不惜抛弃家庭和儿子,同伏伦斯基出走。这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无异于是个“壮举”,这个壮举令有的人肃然起敬,令有的人异常愤怒,但公开表现出来的却都是敬而远之。这一切,对安娜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她是因爱情而离家出走的,聪慧过人的安娜当然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面对“窒息”和“新鲜空气”,安娜选择了后者。出走后的安娜,爱情就成为她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支柱。在我看来,伏伦斯基也是深爱安娜的,原本从没想过要成家的他(包括和吉娣谈情说爱时也没想过),原本年轻有为、升迁在即的他、原本无比享受单身生活的他,为了安娜,放弃了这一切。走到这一步,度过了最初的幸福“蜜月”(两人不是夫妻关系)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特性、不同天性就出现了矛盾。女人放弃一切就是为了爱情,得到了爱情,女人就心满意足了;为了爱情放弃一切,这一点男人也可以做到,但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伏伦斯基拥有了安娜,感到幸福无比。但享受爱情甜蜜的同时,他却丢不下社交圈、丢不下朋友圈。这对于伏伦斯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但对于安娜来说,就等于生命的支柱晃动了,不稳固了。安娜为自己的痛苦犹豫过、自责过、斗争过,但犹豫、自责、斗争之后,还是不能容许这根支柱有丝毫的晃动。当两个人的矛盾发展到公开,继而是冷淡、冷漠的时候,对安娜来说,也就是这根支柱被抽走的时候。没有了支柱,安娜的精神大厦岂有不坍塌之理?

我也曾设想过,安娜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是如何?但想来想去,低三下四地留住伏伦斯基,那就不是安娜了,另找新欢,那也不是安娜了,回到卡列宁身边,那更不是安娜了。

对我的这个设想或者说疑问,翻译家草婴在导读里说了一段话,足可以验证我的分析是正确的: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对这个问题作者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说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事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托尔斯泰说这话首先是表明他的创作信条: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

读《安娜》,我有一个发现:在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中,凡是痛苦、焦虑、不安的人都是向善的、有着美好心灵、对生活、对人抱着真诚的态度的。安娜、列文、吉娣,甚至包括陶丽莫不如此。(本来伏伦斯基也应该算在内,他真心爱安娜,从未动摇过,但就是他的疏忽和大意导致了安娜的卧轨而死,我不能原谅他)

列文是我最喜欢的男主人公。他善良的心地,诚实的品格,他敏感、内向的心理特点,他勤奋勤劳的生活态度,我都非常喜欢。他为找不到“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答案而痛苦万分,甚至想到过自杀。他是地主,但农民都不怕他;他愿意把土地收益与农民分成,以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产量,农民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这是列文的理想,他甚至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国、全世界;他憧憬过用这样的模式会使俄罗斯农业迅速壮大起来,并为此著书立说。但在现实中却屡屡受挫,贵族们笑话他,农民们不相信他,书稿得不到重视。于是,他深陷痛苦之中。吉娣的爱情和儿子的降生都给列文的生活增添了幸福,但这些幸福依然不能解决他的痛苦。直到小说的结尾,列文似乎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信仰,才逐渐让自己平静下来。

据说在列文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不管有没有,这个人物我都喜欢。

列文与上流社会的人格格不入,喜欢呆在自己农村的家中。他喜欢田野,热爱劳动。托尔斯泰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列文的家乡,实际上也是描绘了俄罗斯广袤的农村。几十年前读到这些内容都是一带而过的,现在就不同了。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我甚至闻到了干草的味道,听到了牲口的叫声。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8)

酝酿好睡意,和朋友道了晚安,放下手机准备睡觉。刚眯上眼睛又忍不住摸出手机,刷朋友圈,刷微博,逛豆瓣。从困倦状态到清醒状态,十分睡意只剩一分,想起前几天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一直想写未写的读后感,便坐起来打开电脑。

睡觉这件事儿倒是和码字有几分相似,它们都有即时性。如果不趁着自个儿特别困的时候入睡,之后便再难入睡。如果不趁着灵感光临之时多码几个字,之后怕是很难憋出想要的内容。

文化碎片化的时代,每天被微博微信数不清的垃圾信息覆盖,我们都进入了一个浅阅读的状态。安安静静地看完一整本书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地铁站慌张的步伐,人们永远在赶时间。

所以我更喜欢回老家时随手备几本书。因为没有比在家那种没有烦恼慢悠悠的节奏更好的阅读环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我老妈所说,回家的我简直变成了她的寄生虫。不用洗衣做饭,不用收拾打扫,一切家务都被我那勤劳贴心的老妈承包了。

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就好像和其中的每一个人物完成一段长长的旅程。共同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临末分别,怅然若失。

女主安娜,美丽大方,身段迷人,举止就是上流社会的女人们的高贵优雅。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很难不会喜欢上这样一位可人儿。这样的美丽刚好是导致她悲剧的基础。

安娜在十七八岁就嫁给了老公卡列宁。一个优雅美丽的女士配上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子,无论在谁看来都是极好的组合。十几岁不懂爱是什么的安娜就这样迷迷糊糊的嫁给了卡列宁。每天穿上精致的礼服穿梭于圣彼得堡的各种舞会。直到她在火车上遇见了弗伦斯基。

用现在的话说,弗伦斯基就是一位顶级的高富帅。英俊的外表,丰厚的俸禄,并且有着军

官的骁勇。两人第一次相见,就被对方深深吸引。如果问我是否相信一见钟情,我相信。只不过,一见钟情从来都是男神和女神之间的游戏。

安娜遇见弗伦斯基就像一本好书落入一个能读懂她的人,一架钢琴遇上一个真正能用她弹出美妙旋律的人。她开始意识到她和卡列宁之间并不是爱情,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为了结合而结合。卡列宁只是把她当作拿得出手的花瓶,可以传宗接代的妻子。弗伦斯基却把她当作一个真正的女人看待,爱慕她,欣赏她,疼惜她。这恰好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最为需要的。

随着和弗伦斯基的爱火越来越旺,摆脱卡列宁束缚的欲望便越来越强烈。实在难以忍受痛苦的安娜选择主动和卡列宁摊牌,而老公卡列宁的处理方式更加使她厌恶。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卡列宁向安娜表示只要安娜愿意断绝和弗伦斯基的关系,他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陷入爱河的安娜无法做到,两人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不顾世俗的眼光,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安娜和弗伦斯基公开出现在各种宴会上,沦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相对于男人,那个时代对于女人要严格得多。在大家眼里,弗伦斯基是又征服了一个女子的极具魅力的男士,安娜则是一个抛夫弃子的堕落的女人。渐渐地,安娜被上流社交圈孤立,贵族们都以和她交往为耻,除了几位极其要好的朋友。

然而压垮安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对弗伦斯基的猜忌。弗伦斯基仍然流连在灯红酒绿的宴会舞会,安娜只能独自呆在家中。久而久之,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将她吞噬。她害怕弗伦斯基爱上其他女人,她害怕自己对于他没有了吸引力。这种害怕后期近乎畸形。

在安娜看来,她为了弗伦斯基背叛了丈夫,扔下她心爱的孩子。而他怎么能爱上别的女人。为了报复他,让他后悔,她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火车站结束了生命。

安娜自杀后,弗伦斯基完全变了一个人。从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变得沉默不语,如同行尸走肉。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决然前赴战场。因为,他的心早已随着安娜死去。

很多看过小说的人都喜欢安娜,认为她美丽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可我就是喜欢不上来。在我看来,安娜这个角色过于自私,且不理智。因为她的勇敢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个故事中所有相关人的悲剧。老公卡列宁,儿子谢辽查,弗伦斯基。结局安娜一死了之,留给弗伦斯基的却是永久的悔恨,足以彻底毁掉他。当然,作为男主介入别人家庭的弗伦斯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罪有应得。

我更喜欢小说的另一对列文和吉蒂。可以说,吉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女生。

她虽然魅力不及安娜,但在遇见安娜之前,花花公子弗伦斯基也是为她倾倒。她有女人的美丽,也有女孩儿的善良天真。在丈夫列文因为别人对她的仰慕吃醋时,她没有怪丈夫小心眼儿,而是尝试理解他的感受,并且答应了列文将客人送走的无理要求。弗伦斯基转而追求安娜后,吉蒂生了一场大病,每每想到自己向弗伦斯基示爱没有得到回应就无比羞愧。一个美好的女孩当有这样的自尊自爱。

我一直相信安娜的悲剧是注定的。一个没有尝到过爱情滋味的如此尤物穿梭在光怪陆离的社交圈,她怎能全身而退。

生活没有偶然,所有结局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第一次见托马斯时拿着一本书,那书正是《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还把她的狗取名卡列宁。

我当时就在思索为什么米兰要把一只狗取名卡列宁。其实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够想明白。所以这篇文章,只是借以抒发我对《安》中主要人物的看法以及它所带给我的启示。

我唯一感动落下眼泪的地方,是卡列宁刚刚得知安娜病危快要死了的时候,立刻放下一切从外省赶回去看她,并且在心中真正而真诚的试图宽容她犯下的所有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我真是不能想象,面对把自己伤害的体无完肤,甚至从来没有爱过他的女人,还能做到如此的仁至、义尽。他包含了一种怎样的伟大的感情啊!这怎么能是用宽宏大量这种词语来形容的呢?我深深地感到,在卡列宁的内心深处,他是想爱的。他是想要给予安娜所希冀的爱的。可是悲哀的是,他不知道如何给予。这本由于他所处的地位、背景、人际等因素严严的限制了他内心深处自由思想的解放。他嘲弄奥博朗斯基是思想自由,而实际上,他又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冲破这一切的阻碍达到精神的自由啊!可他直至最终也没能做到,反倒听信别人善意的和恶意的蛊惑,变得神志不清,更加悲哀了。

在这一点上,此书译者草婴与我持有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卡列宁是一台冷酷无情的机器,他一心所想的只有权力,即使对安娜有同情心、怜悯心也只是对自己的“赎罪”,充分体现了他的自私。我认为则不然。如果卡列宁真的那么心狠手辣,那么他不会几次三番原谅安娜,不会为了安娜的事情把自己搅得心神不宁,甚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一个人的关心体现在很多方面,即使是恨,也是关心。况且卡列宁还是一种带有爱的恨。不管这种爱是哪种爱。当然不可能是安娜要求的那种简单激情的爱。这更像是一种上流社会普遍的真实而又虚假,少了轰轰烈烈却多了一丝温柔暖存的爱情。在一个家庭中,天天保持着激情似火,热情似骄的爱情是不现实的,是会使人厌烦的(安娜和伏伦斯基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卡列宁这种爱,是亲情层面上的关爱(尽管由于现实因素掺着各种各样的杂质),这种爱才应该是最持久,最温暖的。

他的妻子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最后自杀于和伏伦斯基见面的那个铁轨上。呼应了全篇开题“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同时也为这段自始至终悲哀和悲剧的爱情划上了一条终点线。终于让它停止了邪恶的运转。

安娜是一个幸运的人。最开始,他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哥哥奥博朗斯基当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而最重要的是他会很好的调节气氛。这也就从侧面影响安娜成为了一个热情向上、活力奔放的女人。这本没什么不好,可惜她嫁给了卡列宁——一个在她看来冷酷无情、不懂得什么叫作“爱”的机器。她忍受了八年虚无空洞的生活,在家庭的禁锢下灰暗地过着每一天。唯有儿子谢辽查能够给她带了一丝快乐,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直到在火车站,她遇到伏伦斯基——那仪表堂堂、温文尔雅,对生活充满热情,尤其懂得“安娜所期望的爱”的男人。便一下子坠入情网,结果一发不可收拾,酿成一幕又一幕的惨剧。犹如刚刚脱落枯死的树干的枯叶,摇摇晃晃的向地上靠拢,最后落到地上,化为了尘埃。

关于她的爱情观我不想赘述。使我相当感到气愤的是她的自私。这种自私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对卡列宁的自私。她同伏伦斯基坠入情网以后便对卡列宁更加冷淡,最后竟然在马车上表白决心的时候说:“我怕您,我恨您。”这实在是太令人觉得无地自容。一个犯了错的人,面对着受她迫害(可以这么说)而精神每况愈下的丈夫竟然还恬不知耻的说出恨一类的话。实叫我不寒而栗。如果没有了爱情不能生活,那就彻底地抛开他,不要再有过多的想法。而安娜没有这样。她不但使丈夫痛苦,还要求要回孩子谢辽查。她甚至觉得谢辽查本应是她的。根本没有站在卡列宁的立场上——一个失去了妻子的男人,在社交界已经颜面扫地,居然还要将他的希望夺走——想问题,只是依照自己的欲望。同时也没有站在谢辽查的立场上。她没有考虑过这种背叛式的恋爱对于儿子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影响,也没有考虑过伏伦斯基会和儿子产生什么冲突。关于这一切,是想到了她自己。她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还有她对伏伦斯基的自私。伏伦斯基本性好找拈花惹草,她却霸占着他,甚至连同女性说话也感到难受、愤恨、猜疑,难道她自己不是因为被挑弄才和他结合的吗?这么说或许有些偏激。我只是认为,一个抛弃自己身份的人没有资格去要求些什么,既然选择,就要接受,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其争取的越来越好(当然这种事情永远是好不了的),而不能去怨这怨那,这样显得自己自私而又卑微。

在铁轨上的安娜的死,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女人的死。这是一段痛苦的结束,一场错误的句号。经历了那晚过后,人们都像在圣池中淋洗了一般变得纯净、透亮,即使忘不掉从前的伤痛,也知道必须要进行新的开始。伏伦斯基也不例外。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本性善良,聪明而且正直的人。对于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是他给予我的最大感受。他恪守着财务计划、坚持着对安娜的爱恋(即使到后来他自己已经完全知道他对她的爱完完全全的淡了)、恪守着对雅希克的爱护,一切都说明了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还喜欢挑逗女人,这在当时可说不上是坏习惯,按奥博朗斯基的看法,这才是真正应该做的事!总之,他身上的无限魅力攥紧了女人们一颗颗孱弱的心脏。让吉娣痛苦,让安娜疯狂。即使这样,也完全不是他的错!和安娜坠入情网也许有些超乎他自己的意料,但是他又有什么错呢?在火车站看到安娜受压迫却热情萌动的眼神,凝丽端庄外在而又活泼开朗内在,令谁不倾心呢?(后来列文的心动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本以为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永远幸福的。可是没想到在结合后不久,问题越发暴露出来——最重要的就是安娜的猜疑。这些让他无法喘息——一个渴望自由与爱的男人怎么能生活在单一的束缚下呢?但尽管安娜一次次挑战他的底线,他却一次次予以让步。甚至拉下一个作为男人、作为贵族的颜面让安娜充当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或许坏处很多)的胜利者。安娜的死讯让他呆若木鸡,他说“他作为一个机器是有用的,作为一个人就成了废物。”这就是他的爱——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与狂放,犹如熊熊烈火燃烧在一望无垠的平坦草原上。而当这场大火突然被暴雨浇灭的时候,剩下的只是被烧过的贫瘠的土地——无穷无尽的沙漠——无穷无尽的悔恨!

这种爱情,不会长久。但并不等于我反对这种爱情。这种热情、激情占上风的爱情尽管不能长久,但在那期间所经历的快乐、快感,足以让你回味一辈子。那是一种无穷尽的欢乐,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绝对境界——可不是放松。

而卡列宁的爱情,是一杯温度刚刚好的咖啡。不冷不热,不急不燥。所带给你的是一种真正的家庭感的幸福与温情。没有短暂的快乐,只有永恒的幸福。有时静静回味生活,那些点点滴滴就如细语般丝丝入扣,沁入你内心的每一个角落。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绝对放松。

两种爱情,两种观点,两种结果。一旦有人想要改变,那么他所面临的只有无休止的苦难。

再说说列文。文章对他的描写篇幅完全不次于安娜,但对于他我又没有太深刻的体会。只觉得他是一个可爱而负责任的热情青年。最大的一个特质就是敢爱敢恨,有爱有恨就大声说出来。这与上层社会虚伪的模式是格格不入的。但他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后仍坚持自己,保留原我。这一点值得肯定。

至于死的看法,我不想在这里高谈阔论,毕竟没有经历,就不要乱说。韩非子说:“不知而言,不智。”

最后让我说说谢辽查,我为他的成长而感到快乐和无比的快活。他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到了微谙世事的少年,这种内心上的转变是现实生活所迫的,但却是很有益的。一些事情,早经历总比晚经历来的好。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当奥博朗斯基殷切地问他关于她母亲的事情(那时已分居多年)时,谢辽查思索一番随即拒绝了这个话题的探讨。这是一个成熟的人应做的事情——无法改变的事情加以接受,改变能改变的——就是自我、本心。

人拥有了本心就变得明朗,拥有了信仰就变得安宁。爱情观丰富人类的感情,宗教观则深化人们的思想。

或许某一天,我又翻开了这本书的哪一页,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到时照样会记录不误,但现在,我要向前看,去继续寻找——揭开心中的薄幕。

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0)

当安娜的事迹已经成为吉娣一家饭后阳台上的谈资时,不知道不知道遗落在何方的绚即一时的亮眼的星作何感想,安娜的出场是在火车站,落幕在是在火车站,如果安娜最开始同弗伦斯基在一起她会获得幸福吗,抛开所有意外来说,她不会死的这么惨同样也不会太开心,因为婚姻的本质是繁衍是结伴而行,二者均是畜生本能所以婚姻压抑人性,人往往安于现状然后说那是幸福,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那些自以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的人在折腾了一遍后顿悟到珍惜已有的才是生活的智慧和真谛,似乎哪条路都不能刚刚好,写小说的都好像要给人们提个醒然后称之为幸福的大多数。

中世纪以来俄国没有文字,后来确定了文字积压已久的感情终于爆发了,我想列文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农民的一些运动一些思想正事他写作之前做的事,不过放在小说里有太大的局。

死的时候是没有计划的,是边走边死的,是即兴死的,但死的结局却是必然的,死了赖谁?俗话说赖这个世道,世道没错,人应该迎合世道的法则,没有金刚钻就别整幺蛾子啊!

56457